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第582章 临江市有一条铁律(1/2)

  李卫华笑起来:“我似乎还是第一次看到你这么暴躁。”

  在李卫华的印象里,秦云东向来温文尔雅,从容淡定。

  “云东也是人,又不是神仙,最近压力太大,脾气难免急躁了一些。”

  何铸怕李卫华多心,笑着在一旁解释。

  秦云东和汤维汉达成过对赌协议,临江市的年GDP必须超过百分之五十,否则就自动辞职。

  但是临江市的起点很高,想要达标难度非常大。

  除了东区基础建设迅速上马之外,还要寄希望于红星厂等几个大型企业能迅速复兴,再有就是推动有能力的企业成功上市。

  作为临江市最有希望海外上市的一批企业中,交通集团规模最大,更有规模效应。

  因此秦云东一直对交通集团寄予厚望,当交通集团一直迟迟不能产生结果,秦云东着急上火也是情有可原。

  “GDP增长百分之五十!我的乖乖,这可是超高难度。云东,你真不应该用这么大的筹码对赌。汤维汉是老狐狸,你赢了,对他政绩有好处,你输了,他正好可以把你取代。不明智啊……”

  李卫华轻轻摇摇头。

  他难以置信秦云东会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用自己的前途作抵押,把自己推到悬崖边缘,简直是愚蠢。

  “我当时也没有办法,省里下文件阻止我的收购行动。我总不能错失为临江市带来升级的机会,也不能看着好端端的红星厂就这样分崩离析。”

  秦云东无奈地耸耸肩,拿起水杯。

  “你说的升级是产业升级?”

  李卫华似乎被触动了敏感神经,一下子坐得笔直。

  “呵呵,老李到底是经济专家,一说就明白,我说的正是产业升级。”

  秦云东点点头。

  临江市从当初的临县算起,已经连续快速增长了六年,秦云东从数据的变化上已经感觉到潜在的危机。

  矿产资源、初级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正慢慢逼近潜能极限。

  当然,临江市现在的产业继续维持增长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而秦云东到时候很有可能就不在临江市工作,尽可以躺倒享受增长的红利,安安稳稳地获得晋升提拔。

  但秦云东偏偏不安分。

  他想的是要为临江市负责,设计的是百年大计,希望给这座城市带来永续发展的活力。

  李卫华拍拍秦云东的肩膀,高兴地连连点头。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正在尝试做出大模型,没想到你已经开始实施了。我可以一边理论创建,一边实际操作。真是走大运啊……”

  “老李,先不说产业升级的事,这个话题聊起来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咱还是说说交通集团上市的事吧,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楚采臣打断他们的对话,他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也早就上火。

  李卫华摘下眼镜,轻轻吹了一口气。

  “目前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买壳上市。”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秦云东和何铸彼此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笑容。

  买壳上市就是利用某些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业绩长期亏损的时机,进行收购而快速实现上市的目标。

  “我长期关注欧美股市,现在手里掌握了一部分夕阳产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收购价格方面还能接受。”

  李卫华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一个excel文件,里面有上百条数据,基本涵盖了欧美多个国家的垃圾股。

  “真有你的,难怪云东把你当宝贝,一出手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何铸喜出望外,凑过去和楚采臣一起仔细看。

  “既然你已经提前做过功课,又对金融非常熟悉,今后就由你接手上市管理工作,楚采臣全面配合。”

  秦云东立刻做出决定。

  “这样似乎不妥吧,上市工作一直是蒋廉市长在抓,现在让我负责,老蒋那边……”

  李卫华显然很有顾虑,他刚到任就抢了蒋廉的差事,怕蒋廉没了面子会不高兴。

  秦云东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在临江市有一条铁律,无论是谁,不能达成目标就必须从岗位上下来。你不用担心老蒋有想法,他心胸没那么狭窄。再说老蒋负责的项目太多,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管上市的事,对吧,老何?”

  “是的。”何铸点点头,“我们班子成员都知道铁律,能者上庸者下,主要以结果论英雄。做不到就要让贤,这都是为了工作,不牵扯个人面子,谁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临江市能发展得这么好,果然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啊,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李卫华非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