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179章 封杀?(2/4)

影,很容易就能让90%的人共情。

  可如果是文字,理解它就开始有门槛了,或许只有70%的人可以做到。

  倘若只是照片、绘画甚至书法,那么看不懂的才是大多数。

  比如江湖体书法,网友都叫好,学过的都皱眉,这真不是审美霸凌——法度不对,越写越废。

  而要理解画面的美感,甚至比理解书法更难。

  因为书法有定法,可以系统学习,但影像无定式,由构图、色彩、景别、人物等多种复杂要素构成,太主观太意识。

  所以,【生当狂歌】到底好不好,购买者的口碑很重要,权威人士的看法更重要。

  主观上方星河并不喜欢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客观上这就是现状。

  在他自己成为时尚领域的权威之前,时尚界的吹捧意义重大。

  为此,方星河授权角川举办了一场【生当狂歌】庆功会,邀请了顶奢品牌、时尚杂志、左翼作家画家、知名设计师摄影师等等嘉宾。

  方星河没带娱乐圈的人玩,只有北野武一个导演,数位编剧。

  日本阶层分明,娱乐圈在文化圈的下位,时尚圈也自诩高贵,方星河懒得纠正他们的想法,反正哥在上位圈。

  庆功会开得宾主尽欢,方星河所到之处,尽是赞美。

  一周狂割40亿日元,多高贵都得俯首。

  里原宿势力三杰(Nigo、藤原浩、高桥盾)对他赞不绝口,拉着他聊了很多潮流理念上的话题,数度试探合作可能。

  Nigo的迷彩猿人头风靡全球,山寨版在国内大城市也很火,不知道有多少80后穿过。

  藤原浩是此刻的街头时尚意见领袖,旗下多家潮牌。

  高桥盾主理的UNDERCOVER今年首登巴黎时装周。

  再加上主流国际大师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高田贤三……此时的日本时尚界真的可以形容为一座大山,深刻地影响着全亚洲的潮流。

  那都不只是吊打中国了,沾边都属于硬蹭人家。

  但是,在交流中,方星河谁都不虚。

  不止商业价值爆表,【生当狂歌】确实在理念上领先时代,很有一部分纯粹的艺术人是真的佩服他。

  有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好奇——

  “您为什么会这样拍摄您的初写真?”

  要理解这个问题本身,首先要理解【生当狂歌】的跨时代之处。

  照片+配文,两者并重,实现了一种故事化的剪影,注重挖掘人物内心情感,既不故意扮丑又不怕变丑。

  而现在的日本写真太在意好看,性感、酷、流行符号、奢华……种种元素非常浮于表面。

  他们也挖掘内心,但是,是摄影师去挖掘明星的内心。

  “我要一种什么什么样的情绪。”

  “我要一个什么什么样的表情。”

  “你再放开一点,尝试想一想难过的事……”

  大致都是这样,摄影师是主创,明星是耍帅卖肉的木偶。

  而【生当狂歌】完全是另一趴,方星河是绝对主创,从封面的虎踞开始就不同凡俗。

  听到这帮艺术家闲聊,菊川怜和富永爱等模特竖起耳朵。

  方星河是如此回答的。

  “我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明星——拿到剧本,揣摩情绪,贴合人物,开始表演,等导演喊咔。

  好的演员在拍电影时也要进行二次创作,但是这种创作面临着三重约束。

  第一种来自导演的创作理念。

  第二种来自于剧本的逻辑框架。

  第三种来自于现实的真感受真反应。

  你们瞧,演员的艺术创作是一种有限自由,模特也是如此,都是先定主题再去挖掘表现。

  但我本质上是一个作家,我的创作模式基于高度自由。

  那么,在拍摄【生当狂歌】之前,我没有考虑具体的主题,只确定了一件事——是自由的真实,而不是真实的自由。

  立足点是真实,形容词是自由。

  我决定展现一种无限度的真实。

  那么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落魄过、丑陋过、迷茫过、不安过、懦弱过……强硬着、憎恨着、贪婪着、疯狂着、前进着。

  以上种种皆是我,缺一则不和。

  所以这本写真集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用碎片化的文字把十几年的人生串起来,然后再去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上寻找当时的剪影,务必精准地复刻那一瞬间的情绪。

  你们看,最后一张照片叫做山与海,是我高考结束后的阶段性总结,这是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新的征程的开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