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245章 最好战的作家(1/4)

  “事先声明,我无意纠正你们的任何认知,但你们不能将我和那些蠢货等同起来。”

  方怼怼的第一句话就狂气毕露。

  但这足够real,所以现场的观众发出一半惊叹一半敬佩的呼声。

  “哈哈哈!”奥普拉放声大笑,稍微挑拨了一下,“哪些蠢货?你在美国接触的人可不多。让我猜猜……噢!”

  面对她的有意引导,方星河轻轻摆手,大大方方回道:

  “别瞎猜,直接接触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一直攻击我的人可不少,我总是负面新闻缠身,联盟内部反倒清净,虽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很蠢。”

  现场观众会意轻笑。

  喜欢奥普拉秀的人群和篮球迷的重合程度并不高,因此并不觉得冒犯。

  ——即便是感受到了冒犯,他们也愿意暂时忍一忍。

  这就是成功者在美国能够享受到的天然特权。

  “主允许一部分蠢货存在,丰富世界的色彩,但现在美国的问题是……他们实在太多了!”

  奥普拉总是站在嘉宾的立场上与之共情,特别擅于抓住类似的微小机会,引导嘉宾倾诉。

  她的表情十分愤慨。

  “篮球我不懂,但我懂文学——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评论家抨击你的作品浅薄幼稚,他们的眼睛真该好好治治了!”

  “因为立场大于一切。”

  方星河也是有杆子就敢爬的主,直接往主题上领。

  “愿意从事实出发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更多情况下,庸人们被立场裹挟,在各种层面上站到我的对立面……”

  “等等!”

  奥普拉非常敏感的插口:“你的意思是,站到你的对立面的都是庸人?这会不会太自大了?”

  “不。”

  方星河耐心纠正她:“我的意思是,受到立场裹挟的都是庸人。聪明人早已在做着塑造立场引导风向的事情,并且从中获利了。”

  “哇哦,好有意思的见解!那么,聪明人都有谁?方便提一提吗?”

  “当然。”

  在搞事和搞人这两个领域,方哥就没怂过。

  他掰着手指头念到:“洛杉矶媒体、沙克、环球影业、书评人西蒙、说唱歌手吹牛、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徒子徒孙、社会理论家托马斯·索维尔、脱口秀主持人比尔·马赫、专栏作家格伦·格林沃尔德、德克萨斯州国会议员罗恩·保罗……”

  奥普拉的嘴巴越张越大,目瞪口呆的看着方星河背出一串长长的名单。

  那名单到底有多长?

  你方哥背了两分钟,仍然没念到头。

  等他终于住口,台下忽然响起一片热烈掌声。

  “哇哦!你真酷!”

  奥普拉替观众们竖起两根大拇指,直白表现出对于方星河这种行为的震撼与欣赏。

  “你真是一个记仇的家伙,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很爽。”

  方星河耸了耸肩:“谁冲我吠,我就给他一脚,除非实在没时间,否则这一脚虽迟必到。”

  “哈哈哈哈哈!”

  台下的哄笑声愈发高涨,他们觉得这样的方星河特别有趣。

  奥普拉急忙往深处挖。

  “但为什么你会认为他们都是在塑造立场?一篇文章被写出来之后,公众有权力评价它,可你显得格外抗拒那些批评的声音。”

  “因为他们不是从文学层面而进行的批评。”

  方哥几乎是零帧起手,上来就放了大。

  “正相反,他们用我的文章,装自己的私货,为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制造纷争,给我的感觉是,美国人好像疯了……不,不是好像,确实有很大一批人正在发疯。”

  “嘶……”

  奥普拉重重的吸了一口中国凉皮,随后,双眼放光,示意全场观众为他鼓掌。

  “虽然还没有真正听到你的观点,但你的勇敢配得上这一切!来吧,朋友们,为我们英俊而又智慧的Starriver奉上最诚挚的敬意!”

  奥普拉秀有的时候很娱乐,有的时候又特别有深度。

  今天的下半场,就是深刻时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方星河不想也不能躺在篮球的功劳薄上吃红利,他得重新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才能割到更多韭菜。

  篮球的热度,只剩最后一两波,吃完就该沉寂了。

  新的偶像方星河,将会是一个更加立体也更加社会化的意见领袖。

  这就是他此行第一重要的事——完成形象转变。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必须得在一个足够权威的场合,干出足够权威的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