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第76章 每一点演技都不白加【持续的大】(5/6)

  大家笑啊笑啊,忽然就开始自发性的鼓掌,掌声越来越热烈,持续了整整半分钟,期间还夹杂着小姑娘大姐姐们的激情叫好声。

  和访谈不一样,这种现场的辩论,太考验思维和口才了。

  如果回答得支支吾吾牛头不对马嘴,那么脸蛋长得再帅也会猛猛减分,给人带来一种绣花枕头的失望感。

  可若是像方星河这样……

  要仪态有仪态,要气场有气场,挥洒自如,信马由缰,肆意却不失逻辑,纵横仍能保持严谨……

  那就太他妈帅了啊!

  真的,黄静和只用了几下子就把嗓子喊哑了,她明明没有喊得多大声,可嗓子就是极速哑掉了,特别奇怪。

  不过她根本没有时间在乎这点小事,跟闺蜜混在一堆女孩子的声音里,悄悄呼喊:“方星河,我爱你!”

  方星河没听到。

  其实也不是没听到,而是没把这种台下起哄当回事。

  但是台下的观众听得清清楚楚,林靖宇脸都绿了,嚯的起身,高高举起右手,迫不及待的想要提问。

  北大丢了那么大的脸都没急,他倒是急了。

  杨欣一看,是从附中里选拔出来的高中生,于是就把话筒举了过去。

  “好,让我们看看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

  “方星河!”

  小年轻控制不住脾气,一开口就带着巨大的火气,而且他也没有再做自我介绍,直接大招怼脸——他自以为的大招。

  “你承认《青春》只有一点点提示价值,同时也承认很多人并不需要你的提醒,你只是因为功利心才写出这样一篇文章。

  但事实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已经被数以百万计的中学生看到,对他们造成了非常激烈的影响!

  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通篇白话,只有情绪发泄,审美性和艺术性差到极致!

  虽然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社会性,但是思想偏激,并且将横亘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鸿沟凭空拓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出发,《青春》明明是写给中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看的,却反映出一种极度偏激的生存状态!

  真的有那么多青少年生活在父母师长的暴虐中吗?

  比例到底多高?

  其中有多少只是个别孩子的小题大作和无病呻吟?

  青少年内心敏感,有什么必要把这样一篇放大化的文章写给他们看?

  你的精神诉求,完全体现在‘所有人都必须顺我心意’上,体现在‘你高高在上’而‘所有同龄人都是傻子’上!

  你说我们不配在背后嘀咕你,现在我站到你面前了,我要堂而皇之的讲,你写的东西就是一堆垃圾!

  你不是那个唯一清白且正确的神,你只是一个臭水沟战神!

  你的言辞再怎么犀利,再怎么能言善辩,你也不配成为青少年偶像、精神导师!

  不管有多少人捧你,我永远不服!

  因为若干年后,《青春》不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当这一批中学生长大成人,他们只会嘲笑你,一个大言不惭却泯灭在时代浪潮里的少年小丑!”

  哇,这是积攒了多少怒气啊?

  所有人都被林靖宇震撼到了,不管他的话有没有道理,这种愤怒,这种气势,乍一看比方星河更惊人。

  而且……整段话听起来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成年人们玩味的思考着,而青少年们则陷入一种茫然,一种应激式的愤怒,一种没来由的欣喜中。

  杨欣紧紧攥着话筒,手心全是汗,心里懊悔极了。

  她觉得不应该给小林这种全面攻击的机会,太难从某一个点上去单独反驳了,方星河……会不会压力很大?

  并没有。

  方星河抬手指了一下林靖宇:“很好的愤怒。”

  随后,轻轻鼓掌。

  观众们被他带动着,一块鼓起掌来。

  大约5秒后,方星河抬手下压,示意停下,然后饶有兴致的反问:“请问一下,是不是只有在面对我时,你才能够保持如此程度的愤怒?”

  “啊?”林靖宇愣住了一下,随后脾气再起,“这有什么关系?”

  “因为你提出的不是一个问题,我没有办法直接回答你。我只能先确定你的成分,然后再决定怎么聊下去。”

  方星河摊开手,以一种特别正经,又明显带着欣慰的态度开口。

  “如果你一直是一个如此热爱思考、善于思考,且对不公平现象保持着强烈愤怒的人,那么你就是我在文中所写,我也需要的同类。

  如果这种愤怒只针对我本人,那也很好。

  青少年没脾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