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30章 看法不同(第二更3400)(1/3)

  第230章看法不同(第二更3400+)

  “李先生,国内对于这个越野摩托车赛车也感兴趣,能不能组建队伍参加比赛?”马胜利又开口问道。

  毕竟第一名是五百万美金啊。

  “当然可以,不过好像内地还没加入国际摩托车赛车协会?”李松开口问道。

  “上级部门已经在谈了,应该很快的。”马胜利回答道。

  “那就没问题了。”

  “奖金给谁拿不是拿。”李松摆摆手说道。

  当别人都以为自己要第一的时候,自己要的只是广告而已。

  这次李松要回长安,顺便回家看一眼,然后就找师父要几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来做骑手。

  名次李松不在乎,当然能拿第一就更好,至于说小本子想踩宝马摩托车,随便踩。

  没错,李松就是这个态度,宝马摩托车的名气就要靠这些人传播了。

  做产品最怕的就是没人知道。

  “好,好,就是越野摩托车的技术授权?”马胜利又开口说道。

  “这个暂时不对外授权,不过可以购买我们的越野摩托车或者是定制。”李松摇摇头说道。

  “嗯,我会一并转达的。”

  李松开了一个小会,了解一下摩托车厂的进度。

  宝马摩托车厂里面,250型号的越野摩托车预计在一个星期出产品,样品已经出来了。

  正在进行400型号的越野摩托车以及150型号的普通摩托车进行技术攻关。

  然后就是一些文件签字什么的,今年前两个季度都是亏本经营,摩托车在9月才开始出售。

  第三个季度的账还没出来,这个月月底就出来了。

  然后李松来到了宝马外舷机制造厂,这边正在实验生产400马力的外舷机。

  并且其他小马力的外舷机已经授权给国内的好几个厂子,授权费用也是销售额的5%。

  不过其他厂子还没产量,因为铝合金压铸机供不应求。

  李松在外舷机厂子的时候,马胜利正在汇报工作。

  “李松这个报价很良心了。”

  “是啊,其他外资给一些落后的技术,还要求占股49%。”

  “虽然对方有品牌影响力,但是比起李松,那就啥也不是,毕竟他们给我们的技术都是落后的。”

  “岂止是落后,我们跟欧洲某些国家的汽车厂谈,他们不转让核心技术,咱们看都看不到一点,更别说授权了。”

  “李松这个要价远远低于上级部门给的底线。”

  “那么多的核心技术,这可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

  “想到咱们以后也会对其他国家禁售一些产品,想想都激动啊。”羊城这边有个专门处理李松相关事情的小组,这边一把手,还有几个部门的一把手,京都来的负责人。

  “那就先统计一番,这些工程机械里面的材料技术,就足够让咱们的钢铁生产技术攀升几个台阶了。”

  “嗯,现在唯一的就是钢铁产量太少了,但是去海外买铁矿,咱们又没有足够的外汇。”

  “这个上级部门早就考虑过了,先做轻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到85年要建成几个大化工区域,依托这些大化工企业,先做纺织品。”

  “而这个时间段,正好让咱们的企业吸收消化这些技术,这些重工业技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量产的,这次可没有李松汽车厂那样的核心设备都有,所有的核心设备都需要自己制造。”

  “嗯!”

  “宝马摩托车已经出口了2000辆。”

  “不知道李松那边能打开国外市场吗?”

  “这个不好说。”

  “至于委托科委的下属服务公司,这个我是赞同的,李松他们已经考虑到了制度不同这一点。”

  李松的答复经过这边整理之后就送往京都。

  第二天李松回到长安,感觉就十分舒坦,十月的关中可比十月的粤省舒服多了。

  李松舒服了,不过涉及微电子,半导体的单位的一些人就不舒服了,因为他们刚拿到上级的一项任务,那就是对国内的半导体的发展路线提出建议。

  当然能给李松的都是比较年轻的,年纪大一些的一方面人家在研究所里面已经有位置了,去李松手下当牛做马肯定不愿意。

  另外就是年纪越大,越是滑头,指不定弄出什么事情来呢。

  当然选给李松的就是那种踏实能干,话不多的老实人。

  这些研究员根本想不到这就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人从此青史留名,一部分则继续默默无闻。

  李松照例在长安宝马飞行器制造公司来溜达一圈,然后才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