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95章 电视台处境(2/3)

r>
  “内地那边你看着办,现在咱们是培育市场!”

  “我说一个很简单的数据!”

  “一九八零年内地的电视机产量达到25万台,其中彩色电视五万台。”

  “也就是说内地在去年至少新增了二十万个电视机家庭!”

  “而这个数据在今年会达到一百万。”

  “其中彩电在今年的产量应该会超过五十万!”

  “明年的电视机产量会超过三百万台。”

  “这是我们电视台的机会!”

  “预计在十年之内,内地的电视机用户将会超过一亿!”李松开口说的这个数字,把刘家乐都吓了一跳!

  其实这是李松自己说的,实际上在历史上比这个多的多。

  而现在李松带回来了更先进的彩色电视机技术,那么未来的用户数量会更多。

  去年是因为只有两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而且还是李松通过货船带回来的。

  明年新增国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就会有更多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出来。

  历史上咱们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这些大部分都是引进的小本子的技术。

  就连很多生产线也是从小本子进口的,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赚走了。

  当然历史上是没办法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各种技术。

  被收割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再过几十年之后,内地也同样用技术收割国外。

  那个时候网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觉醒来,自己也成为了列强。

  反正再过几十年之后,国外的很多产业最怕国内的网民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

  因为有些产业本来就小众,全球也就那么几亿几十亿的规模,也就是一两个小厂在搞这种。

  被国内网民说不行,然后国内就不得不进入这些行业!

  然后国内的生产力大家都知道的,随便搞一搞就搞得产能过剩,让国外的厂子破产,还被国外的厂子起诉垄断。

  而且内地很多时候看到有些东西,利润还很可观。

  但是内地一旦插手的话,利润直接腰斩,搞得大家都没有利润了!

  这种就是因为新增了产量,导致市场饱和。

  并不是说国内做任何产品都要做成白菜价。

  就像李松摩托车厂生产的摩托车为什么价格要打得这么低。

  一方面是因为本身的成本原因。

  另外一方面,后来的品牌想要杀进市场,唯一的手段就是降价!

  当然,这对于原来那些市场的拥有者很难受。

  他们要是不降价就会失去市场,他们要是降价就会失去利润。

  最终他们可能会在失去利润中逐渐亏本,然后破产。

  所以在后来国外的厂商十分讨厌国内的厂商进入某些行业!

  因为国内的厂商一旦进入了国外很容易就破产。

  当然商业竞争本来就是这样。

  所以历史上被小本子收割,这个从商业逻辑以及发展的逻辑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想着不舒服,但是换了谁也会这样。

  李松继续说道:“现在内地的主要电视台并没有对外提供广告服务。”

  “这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之类的。”

  “你可以跟内地谈谈,就是说我们宝马公司愿意赞助这个电视剧节目。”

  “到时候该多少有钱我们宝马公司直接给电视台!”

  “这样变相的给我自己的产业打广告,也给咱们电视台打广告!”

  “要让内地人知道有一个凤凰电视台。”

  “要让内地的观众认识我们电视台的艺人。”李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电视台还有刘家乐的百分之五的股份。

  再说公司与公司之间利益要搞清楚。

  哪怕是自己的公司,也要把账目弄得清清楚楚。

  “好!”刘家乐虽然有点怀疑李松的说法,但是李松是老板!

  而且刘佳乐也没办法跟李松计较的太详细。

  因为李松随口说出的很多东西,电视台就白白的拿来使用。

  比如好声音,还有百万答题,还有闯关,蒙面唱将以及星光大道,还有探店。

  这些综艺的专利虽然申请在李松名下,但是李松是无偿授权的凤凰电视台使用。

  这方面自己就占了大便宜。

  而且杂志社要不是李松,自己根本别想把一个杂志社办成这样。

  刘家乐把李松说的这些事情记下来,然后就离开了。

  李松就拿起鬼吹灯杂志样刊!

  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