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科举证长生

第50章 终关(1/2)

  三十息后,众人纷纷踏上陆地。

  几乎刹那,眼前的汪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山,夕阳西下,苍风送晚,山岚蔼蔼,望之令人沉醉。

  众人纷纷向薛向拱手行礼,感谢不绝。

  更多的,却是在做着自我介绍,希望被薛向这个迦南郡注定的明日之星记下。

  薛向唤出演技,谦恭如仪。

  “快看,炊烟。”

  有人惊声西指。

  忽地,新的意识,袭入众人脑海。

  这次的信息,更简洁。

  综合起来,只有三点。

  一,前方是眷村,乃是被含谷老人遗迹“污染”的村落之一。

  因文气侵染,被圈在遗迹中的村落,都与世隔绝。

  而内中生存的百姓,却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二,这一关便是最后关卡。

  三,一段简单的炼文口诀,配合炼文阵使用。

  以上,

  简简单单的信息,却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告知众人如何从圣贤遗迹中,获得文气。

  更没告诉,什么算赢,什么算输。

  如何算优,如何算劣。

  众人一边评估着信息,一边朝着炊烟的方向行进。

  很快,一个人烟稠密的村落,出现在众人眼前。

  蔼蔼青山下,数百间或用木石、或以砖瓦建造的房屋,歪歪斜斜地陈列着,组成一个村落。

  和远处青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落里几乎罕有树木,黄土地也呈现龟裂状。

  看时辰,该吃晚饭了,村落里却只有两三家飘起炊烟。

  有人眼尖,指向村落西侧打谷场上的一处用各种符纹、徽记,圈成的浑圆。

  似这样的浑圆,密布在打谷场角落和周围,林林总总,有二十多个。

  “必是炼文阵。”

  众人正激动,村口探出不少身影,却在一个长眉长者的驱赶下,这些人回到房间。

  长眉长者迎上众人,自称姓韩,是眷村村长。

  薛向代表众人答话,自称是前往省城赶考的书生,走错了路,误入眷村。

  韩村长拄着已包浆的拐杖,感叹说,已经好几年,没外人来了。

  上次有外人来,还是八年前,也是像他们这样赶考的学生。

  韩村长表示,眷村常年干旱,只能靠着远处大山里的泉水,和山货,村民们才能勉强活着。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款待大家。

  一众儒生,此刻都是答题者的心态。

  他们清楚,第三关绝不会简单到让自己等人赶到炼文阵内,抽炼了文气,便即离开。

  第三关的任务,一定和眷村有关。

  而眷村现在的问题,瞎眼可见,便是干旱。

  “村长,可否介绍一下此地旱情?”

  韩村长道,“细数起来,已经旱了三十多年了,近来,大家全靠前面那座青山过活,田里早荒芜了,用水要去走到五六里开外的山里取水。”

  说着,又指向西面的石滩,“那里原来还是溪流,下暴雨时,还会涨水。

  现在,往下挖上尺余,都还是干土。

  诸位要是借宿,没问题,要吃喝,恐怕要去山里自己寻了。”

  “多谢村长,您老可以回去歇着了。”

  薛向知道,接下来大家要干什么。

  “我不走,我知道你们,你们都会仙术,八年前,那帮人都来折腾过。”

  韩村长指向远方的青山,“若不是他们,现在这青山也荒死了。

  你们要干什么就干,我老头子不说话就是。”

  说着,他拄着拐杖,走到一旁的枯树底下坐定。

  正事要紧,众人也不纠结。

  佛山城的阚嘉禅道,“我听家中长辈说过,咱们这样的试炼界,皆是儒道大能身陨道消后,执念不散。

  自身熔炼的浩瀚文气,未能归于文脉天道,形成瘴气,小的覆压十里,大的覆压百里。

  含谷老人的资料,我并不清楚。

  但显然,眷村这些村落,就是被他的文气遗瘴给笼罩住了。

  显然,这里的文瘴,形成了独特的“文脉天心”。

  这种文脉天心,类似于文脉天道,却弱得多,只能见效于文瘴之内。

  所以,咱们的诗文,才能在此间,显化成宏大气象。

  按韩村长的说法,八年前就有考生进此处试炼了,足以证明这里的文气遗瘴,十分丰沛。

  越是如此,越说明含谷老人了不起。

  以他展现出的文瘴之强,他的残念多半并未彻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