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壶

第152章 发粮(1/2)

  师兄弟二人走在街上,在街上的看见了不少的父母正在卖儿卖女换钱粮求生。

  也有身形单薄的少女跪在用草席子卷着的尸体前,旁边写着卖身葬父的字样。

  经历过赵擒虎暴力征粮的事情后这样的情况就一下子多了起来。

  以往只有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大灾过后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雪灾一来才过短短十几天,这中情况就大量发生了。

  长青看着这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百姓,心中酸楚不已,仿佛看见了多年前的自己。

  看见卖身葬父的少女,也仿佛看见了当初自己面对父母遭遇疾病,没钱看病的苦难阶段。

  当时他还小,即便是想要卖身为奴为仆换钱买药救养父母都没人要。

  长青来到少女面前,取出一粒五两的银子放下。

  面黄肌瘦的少女抬头看向长青,见是个俊朗的公子哥,她连忙磕头感谢,正要说什么,但是这公子哥却转身就走了,也没有要她的卖身契。

  长青又来到了那些卖儿卖女的百姓前,同样是取出了银子,每人五两分发下去,同样没有要这些百姓们儿女的卖身契。

  顿时这一片跪拜声,哭声,感激声一片。

  散出去了数百两银子,如今这些银子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对这些人而言,这点银子或许就能让他们多活一段时间。

  卖身葬父的少女来到旁边一个大婶旁边问:“大婶,那位恩公是谁啊?您认识吗?”

  这位准备卖女儿的大婶揉着眼眶摇头道:“不认识啊,不过真是位大好人。”

  “这位都不认识,他啊是我们赤岭县的六公子牧长青,也是近年来唯一的武秀首,杨氏武馆的亲传弟子。”

  旁边店铺一名看热闹的掌柜开口说道。

  “六公子牧长青,我听说过他,他也是农民出身,但是却一飞冲天成为了武秀才。”

  “原来他就是长青公子,杨大人的亲传弟子。”

  “牧长青——这位大伯,您知道他们家住什么地方吗?”少女连忙问,

  掌柜的想了想道:“好像是在河镇的黄沙河村。”

  朱家村!

  黄沙河镇范围内的一个村子。

  朱家村没有长青这样的人庇护,村子中百姓的粮食除了少数比较富有的家中还有余粮,大部分百姓的粮食都被抢光了。

  冬月的寒风卷着雪粒子,在朱家村破败房屋间游荡。村口那株百年老榆树早已被剥得只剩白森森的骨茬,树干上道道深可见树心的刀痕。

  “嘎吱——”

  朱老四的破草鞋碾过冻硬的泥地,他佝偻着背,怀里抱着个裹着破棉絮的襁褓。

  襁褓里的婴儿已经三天没哭出声,小脸泛着诡异的青紫色,连吮吸的力气都没了。

  “幺儿啊......”汉子在榆树前跪倒,指甲深深抠进树皮裂缝,“爹对不住你,爹对不住你啊......”

  汉子嚎啕大哭,跪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家里揭不开锅,这样的婴儿更是没办法养活了。

  树根旁堆着三四个同样裹着破布的襁褓,有的早被野狗撕扯得七零八落。

  昨夜村西朱寡妇把女儿放进雪窝时,那孩子还在啃自己的小指头。

  “咚!”

  陶罐坠地的声响惊得朱老四浑身一颤。

  他循声望去,见村北土坡上十几个黑影正佝偻着刨挖。

  冻土被铁锹刮擦的“嚓嚓”声里,夹杂着压抑的咳嗽——那是朱家村家中没粮的男丁在挖观音土。

  “四哥!”坡上有人哑着嗓子喊:“给娃留把土!”

  朱老四踉跄着扑到土坑边,手指插进泛着青灰色的土层。

  观音土混着冰碴的腥气冲进鼻腔,他抓起把黏土就往嘴里塞,牙齿硌到碎石也浑然不觉。

  旁边朱大牛突然佝偻成虾米,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三天前吞下的观音土正在他胃里板结成块。

  “呕——”

  暗红的血沫喷在雪地上,朱大牛蜷缩着按住腹部,那里硬得像塞了块磨盘。

  他的媳妇三天前用裤腰带把自己吊在了灶房梁上,临走前把最后半碗麸皮粥喂给了五岁的儿子。

  “快看!”村南突然传来尖叫。

  十几个妇人发疯似的扑向结冰的河沟,指甲在冰面上抓出血痕。冰层下隐约可见灰褐色的草根,那是可以食用的草根。

  朱老四的婆娘春妮突然抄起石块猛砸冰面,飞溅的冰渣在她冻疮流脓的手背上划出新的血口。

  朱老四跌跌撞撞进入自家土屋时,房梁上悬着的麻绳正在寒风里飘荡。

  七十岁的老娘踩着瘸腿板凳,枯枝般的手腕正在给绳结系最后个死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