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文娱:光辉岁月

第852章 音乐节之殇(3/3)

现在市面上就是那些“刷脸熟”的乐队。

  万青、二手、新裤子、痛仰、朴树等在带票房能力上是头部,随后是一批《乐夏》出来的乐队,而在节目停办之后,有号召力的新乐队就没再出现了。

  边浪看过智库统计,原地球华夏2022年音乐节数量为560场,2023年骤降至380场,音乐节市场的降温趋势明显。

  像是3-5月的音乐节中万青与夏日入侵企划出场9次,内容同质化导致音乐节难形成差异化,因而寻求新的能“带票”的艺人是求生的本能。

  音乐节的票越来越贵,也越来越难卖圈里人的共识。

  18年的时候一百两百就能看到阵容非常好的音乐节,现在要请齐这些阵容就很难了,而且价格不止翻倍了。

  仙人掌音乐节8年间价格翻了快5倍,而有不少的音乐节因为不可抗力取消,除却一些真的难预料的情况,乐迷对这个“不可抗力”心知肚明:就是票卖不出去,音乐节办不起来。

  正因如此,音乐节主办方迫不及待地需要寻找音乐节的“新面孔”。

  原地球音乐节投资成本从早年的500万已经飙升后面的1000万起,有媒体算过艺人成本占比就高达70%-80%,但同时跨界的演员往往有着歌手梦,票价会更合理,这也意味着,演员类艺人的购票转化率不低,性价比也更高。

  流量艺人的入局让主办方看到了新的解法。

  音乐节的“纳新”之旅,从“卷”高质量音乐人变成了“卷”演员,这可能真的是一条音乐节未来赚钱的风向。

  至于粉丝和乐迷的矛盾,音乐节也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例如将流量艺人、演员与独立音乐的乐队、rapper分到两天,把粉丝和乐迷分开。

  但即便如此,两天的票价仍保持在同一水位,还是被流量艺人给拉高了。

  而且当音乐节开始与演员绑定,演员名字频繁出现在音乐节官宣海报上时,争议就一定会发生。对此,还是得气势较弱的一方妥协、让步。

  小魔女当天还问了郭长雄一个问题:“如果以后,这种模式会成为一些音乐节的常态,那么你还会参加音乐节么?”

  郭长雄的回答是:“对喜欢的乐队该支持还是会支持,但后面还是更多去看live,去地下现场吧,那是纯粹的摇滚乐该待的地方。不过,滚石肯定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这一点小魔女是赞同的,滚石永远不会干这种事,但是她觉得这次的音乐节,也是滚石直接干不出的另外一种经典现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31e216f6f.cfd。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31e216f6f.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