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草木长

第252章 当朝仲宰之能(1/2)

  ……

  按理说,将人赐给徐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个名义上的联姻公主罢了。

  可徐平本就要入驻大梁,赐个梁国公主给他会加大风险,徐平可不是徐沧。

  单这一点,隆圣帝多少还是有些顾虑。

  况且,徐平如此跳脚,他早已气得牙根直痒痒。

  京城到处都传着这两年发生的灾情,还有魏冉损兵折将的缘由。

  若只有徐平还行,司徒文和萧如讳又岂会不做文章。看着台下那些跳脚的文武,隆圣帝恨不得当庭罢免。

  布政府和武政府需要相互制衡,而萧如讳又是司徒文唯一的政敌,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轻易动不得。

  思来想去,隆圣帝沉声喝道:“联姻之事,关乎国祚。纳梁国公主,可使彼此联系更为紧密,亦可彰显我朝之威。

  至于别的,可待局势明朗再做定夺。

  退朝!”

  话刚说完,隆圣帝正欲起身,却见司徒文摇头说道。“且慢!陛下,强纳梁国公主入宫,必致民怨汹涌。

  百姓犹处灾疫之苦,为君者当以民生为务,皇帝断不可因私欲而误国。

  凉州营数万兵甲埋骨他乡,更当引以为戒,日省己失。劳民伤财、贪恋女色非明君所为。

  先帝以老臣为辅政,如今民怨四起,皇帝当纳老臣之谏。”

  “朕不是说了一切从简吗?司徒文,你说够了没有?”隆圣帝拍案而起。

  “两国联姻岂可从简?皇帝此举乃至传承礼法于不顾,至民心所向于不闻。

  既不可从简,便更不可穷奢。

  于内,百姓饿殍遍野,饥荒横行。

  于外,三军将士南征在即,元武南安秣马厉兵。

  如今已是狼烟四起,皇帝更当修身、勤政、节源、经国。”话到此处,司徒文躬身施礼,其党派成员纷纷出列附和。

  见此情形,隆圣帝肺都差点气炸。司徒老狗,我*****你妈个*******!“那依大仲宰之见,朕当如何?”

  “于此国家艰难之际,皇帝不可再纳新妃入宫。大梁既有联姻之意,那便另择他人即可。”言罢,司徒文再拜。

  见状,徐平深知时机已到,当即据理力争。“陛下,末将非为私利,实乃为大周江山社稷着想。

  末将领兵驻军大梁,局势多变,胜负更未可知。以联姻结盟于靖北王府,亦可使大梁子民心安。”

  听闻此言,姜云裳余光一扫,很快却又恢复平淡。在她看来,嫁给谁不是嫁,为妻为妾亦无所谓。自己不过是大周权力角逐下的玩具罢了。

  而此时的隆圣帝缓缓坐回龙椅,面色阴晴不定。他的心中自然明白,强纳梁国公主入宫,虽可出口恶气,可今日的皇权与臣权之争,很明显,他输了。

  群臣的反对之声不可忽视,且国内局势确实不容乐观。

  若将大梁公主赐给徐平,虽能暂时平息群臣争议,却又担心靖北王府在梁国因此而坐大,日后的徐平更加难以掌控。

  思虑及此,隆圣帝缓声说道:“此事重大,朕需再行思量。众卿暂且退下,午后再议。”

  见状,群臣无奈,只得行礼告退。

  不远处的徐平看着司徒文佝偻着走出大殿,心中不免有些忌惮。

  开口祖制,闭口法礼。有根有据,言辞犀利。有这样的臣子,隆圣帝怕是肺都得气炸了去。

  还好不是敌人,起码,暂时不是……

  暂退朝议之后,回到天政府内堂休息的姜云裳端坐在软榻之上。

  虽目睹了朝堂之内的争论,可她的内心却是平淡如水重重。

  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她似乎并不那么在意。

  而此时,姜云裳的陪嫁侍女端来一杯热茶。“公主,那大周皇帝似乎有意纳您入宫,可这朝堂上反对之声甚多,不知该如何是好。”

  “本就为两国邦议而来,无论本宫的结果会是如何,有谁会在意?联姻与否,只要大周同意出兵即可。”言罢,姜云裳缓缓站起身来。“周太师来了。”

  见状,周信躬身施礼。“参见公主。”

  姜云裳侧目看了眼窗外,而后饶有兴致的问道:“周太师,您觉得联姻此事,大周会如何收场?”

  闻言,周信沉思片刻。“公主,下官以为,嫁与靖北王府世子,或许对您来说更为妥当。”

  姜云裳微微摇头。“此人亦非善类。”

  “也许他会带公主回到梁国呢?总比困死在这深宫内院强呐!”周信亦是叹息着回道。

  ……

  许久过去,午时已过。

  隆圣帝再次召集群臣商议联姻之事。

  对于群臣的进言,他没有太好的理由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