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草木长

第459章 棋盘展开,率先落子(2/3)

眉心。

  见状,司徒文深吸一口气,而后大步出列。“陛下,韩英之罪,铁证如山,国法难容。

  《大周法典》明确有载:亲眷有失护佑之责,致皇室宗亲蒙难,罪大恶极,当以重刑。

  四公主于韩府自缢,此乃震动朝野之事,韩英身为驸马,罪责难逃。

  陛下若不依法惩处,国法威严何在?我大周以法治国,当为列国表率,断不可因私而废公义。

  奏请陛下速速下旨,勿要再行拖延。”

  “司徒文,你何时转投监政府了?萧如讳这大御首不如交给你来做?”言罢,隆圣帝眉头紧锁,佯作压抑不止。“内廷司的人是死了吗?纪符晟都没开口,你就如此的急不可耐?”

  闻言,司徒文神色微变,躬身再拜“朝制严谨,皇帝岂可轻忽?

  老臣既为辅政,便有监察之责。《中枢政要》凡涉皇室大案,必速查速决,以稳朝纲,安民心。

  现今如此迁延,已使朝野不安,流言如矢,乱人心智。若不依朝制行事,朝廷公信荡然无存。

  陛下圣明,岂不知朝制为治国之基?朝制若乱,国将不国。

  老臣虽万死,亦当行辅政之责。”

  “真会说。”隆圣帝冷笑一声,满脸厌恶。“怎么?朕若不允,尔等打算撞死在这金殿之上?

  司徒文,收起你这一套,又是礼法,又是朝制,你可真是能说会道?凭你这三寸不烂之舌,何不将凉州七郡要回?”

  见纪凌如此嘲讽,司徒文神色不变,继续进言。“国礼攸关国运,凡公主者,皇室象征,贵比明珠,其安危关乎国之颜面。

  公主惨逝,若韩英脱罪,国礼崩坏,皇室尊严如坠泥淖。

  皇帝身为天子,守护国礼乃天责,岂可为其它意而弃之不顾?

  但行如此,实非明君之道。”

  闻言,隆圣帝起身来到对方身旁。“司徒文,你就没点新词?

  朕若是摘了你的脑袋,却不知有违朝制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否则便是不忠。”司徒文伏地叩首。“不过,老臣身居宰辅,国家危难之际,又岂可驾鹤西去。

  陛下,祖训如天,为大周立世之根本。

  天子执衡,不偏不倚,以法为纲,以礼为范,不以功高而枉法,不以亲疏而乱政。

  若因韩忠之功而偏袒韩英,是弃祖训于不顾。祖训若废,朝廷根基动摇。

  便是九泉之下,陛下何以面对列祖列宗?何以面对大周的历代先帝?”

  “又是国法、朝制,又是国礼、祖训!想拿这个来压朕?你在期待什么?”隆圣帝余光扫了眼韩忠,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味。差不多了,再下去就过了……

  司徒文微微摇头,目光直视纪凌:“朝制森严,凡涉命案,皆有常例。若因韩忠之功而废常例,日后何以令众臣信服?

  且国礼有云,皇室之尊,高于一切。公主之死,若轻饶韩英,是为亵渎国礼,令皇室蒙羞。

  祖训亦诫,天子守公正,无偏无私。陛下若袒护韩英,是违祖训也。

  老臣所言,可有偏颇?老臣说言,可是信口雌黄?

  至于期待?老臣只盼大周昌盛,如此便是心中唯愿。”

  此话一出,隆圣帝一脚将御案踹翻。他满面怒容,来回踱步。许久过后,也未曾再言。

  但见此状,萧如讳当即补刀。“大仲宰所言老臣附议。”

  事态的走向似乎有了结果,群臣眼看皇帝就快顶不住压力,赶忙齐齐跪地。“臣请陛下纳谏,赐死韩英。”

  “臣等请陛下赐死韩英!”

  “臣附议!”

  “陛下,老臣附议。”

  “大都督?”张岳心神荡漾,正欲开口求情,却被韩忠死死拦住。

  许定山亦是眉头紧锁,他侧目看了眼赵阔,见对方没有表态,却也退回了原位。

  几息之后,韩忠缓步出列,苍老的面容上似乎带着八分失意。“陛下,老臣御下无方,以致公主身故。

  老臣有罪,陛下当秉公办理,老臣断无怨言。”言罢,韩忠整理好官袍,缓缓跪俯于地。“陛下圣明,老臣年迈,先请告退。”

  “韩忠……”隆圣帝正欲开口,却见对方起身朝向殿外走去。

  “大都督?先请留步?”

  “韩公留步!”

  “大都督留步?”

  闻言,韩忠黯然回首,稍稍摇头,却又径直离开了大殿。

  殿内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却无人看见皇帝与韩忠暗暗对上一个眼神。

  直到韩忠身影完全消失在天政殿外,隆圣帝故作压抑,几息之后,他阴沉至极的开口说道:“传朕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