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草木长

第809章 军神榜首(1/2)

  ……

  对于慕容烈的话,苏河颇为赞同。且不说元武与大周世代交恶,便是真如其所言,徐平借着合谋之机,反将己方兵力诱至关内伏杀又当如何?

  念及此处,苏河保拳拱手。“大元帅,是否要卑职即刻修书送往康州?”

  对方的话慕容烈仿若未闻,布满老茧的手指轻拂在舆图上的虎威关……

  “大帅?”

  良久过去,慕容烈突然抬头,苍老的嗓音却中气十足。“传令下去,各营偃旗息鼓,战马衔枚,不必再调拨新一批的粮草。

  另外,顾贼回军,你当挑选一些口风严实的细作扮作流民混入关内。”

  “大帅,您不是说……”苏河面露疑惑,当即来到对方身旁。“顾应痕既已撤兵,若是按殿下信中所言,咱们是否要提前做好准备?”

  “苏河啊,你可知顾贼为何被称为铁面修罗?虽未踏入军神榜前十,那是因为他不只活跃于营武。

  若真要论领兵征战,他其实并不弱于吴青峰多少……”话到此处,慕容烈敲了敲案台。“遥想当年,梁宣帝在世,梁国何其强大?

  吴青峰、顾应痕、季书同、孙振岳、许安国、傅康……此皆良臣骁将,与我朝在华州对峙多年也未尝有失。

  凌云关外,老夫见过宣帝,气宇轩昂,威严不凡。在他的统筹下,我朝耗费十余年之久却未立寸功。

  说来可笑,梁宣帝竟然会死在班师回朝的途中……若不是他死了,咱们安能以举国之力南下犯境?

  这样的君王,却死得悄无声息。若说他没留后手,老夫不敢信啊……”

  听闻此言,苏河更为不解。“大帅的意思是什么?卑职愚钝,还请大帅明示。”

  “顾应痕能窃据朝堂,势必击碎了宣帝的一切后手,与这样的人交手,太子殿下还需静待天时。”言罢,慕容烈拂袖一挥,当即取出信纸缓缓摊开。“徐平手握岳州兵权,太子殿下若与之联合,还需助其谋得岩台大营。

  那可是宣帝遗留的精锐,送给他如此大的利益,太过了……”

  “既是这般,大元帅可有对策?”苏河静下心来思虑,片刻之后微微躬身。“与其和徐平合作,为何不选择与顾贼合作?他的作用和影响力可区区一后辈大多了。”

  慕容烈抬手一瞥,随即拂须笑道:“与顾贼合作难以掌控,徐平若是幼狼,那此贼便是恶虎。

  殿下不是没试探过,他要得太多,跟本就不是真心想与咱们联合。”话到此处,他持笔悬于半空。“可以与徐平合作,但必须要让他和顾贼斗得你死我活。”

  言罢,慕容烈落墨于纸:

  老臣慕容烈,诚惶诚恐,谨拜此书于殿下座前。

  自与大梁对峙,局势艰险。

  顾应痕撤兵云川,此乃缓兵之计,其意在重整旗鼓,卷土再来。老臣遣细作,密切关其动向,以待来年之机。

  闻殿下欲与徐平合谋,此子刚抵岳州,当以稳固根基为利,断不会再进。

  徐平者,前诛苏北石,后灭姜安民,素有野心,手握岳州兵权,又得靖北王府之势。

  与之结盟,不过相互利用。待之入关,难保不会反戈相向,为祸我朝。

  老臣深知殿下雄才大略,然徐平狡诈,不得不防。臣已设下离奸之计,引徐顾交恶。一旦此子北上,当诱顾贼出关,再以伏兵围而歼之。我朝精锐之兵枕戈待旦,可保无虞。

  望殿下明察徐平之野心,与之结盟,亦要留七分戒备。军中可调精锐布防,以防入关之后徐平突然发难。

  老臣半生戎马,唯愿为元武江山社稷而肝脑涂地。今局势复杂,臣定当竭尽所能,望殿下三思。

  今表于此,殿下察之审时。

  冽冬叩首,敬禀戎机。

  顾应痕撤兵已探得端倪,其步骑十五万皆屯云川,辎重粮草聚于青崖口。再者,吴青峰所部休兵备战,臣以奏表陛下再请粮草。

  然今日之险,不在大梁,当观岳州。

  李正我于清岳江筑坝截流,短短月余募得青壮三万。更可疑者,其部每日往返于庸城与紫萍之间,细作探得车辙印深达三寸,必是转运甲胄兵器!

  看似此子与顾应痕虚与委蛇,实则恐怕暗通久矣,若要入关,不可不防。

  殿下明鉴:当设虚阵以诛狂徒。

  老臣欲以陈州为饵,行金钩钓鳖。

  其一、示之以弱:命陈州守将遣散老弱士卒数万,于官道哭号缺粮不计,又以大营西侧鹿角尽拆,只留老卒十人设酒肆于关前,终日醉卧不醒。

  其二、惑之以利:伪造密札,言中军粮草丰足,可资南下,由细作缴获后呈徐平。更于关粮道下空车百辆,车辙印中混以黍米。

  其三、困之以险:阳华后山设口袋阵,以两万重弩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