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第245章 太子亲征(1/2)

  京城。

  今日大朝会。

  这一派的官员有个不成文规矩,每逢大朝会之前,都先到赵无极家里集合。

  主座之上,赵无极今天心情很好。

  西北战场20万大军,已经撤回京城附近。

  军队驻扎在自己势力范围,给了他便利机会。

  由于与匈奴对战了一整个冬季,将官损失很多。

  新提拔上来的,多数都是底层爬上来的,没有靠山。

  正好给了这只老狐狸机会。

  这几天把他忙坏了,到处走动,到处拉拢关系。

  目前。

  千夫长以上官职,也被他拉拢到7成。

  20万大军之所以没有被蒋山河调回原驻地,是因为还有一个大行动。

  那便是收回雄谷关。

  这是蒋山河给兵部下达的死命令。

  在他眼里,雄谷关比北寒关还重要。

  是大御的国基。

  这个也是无奈,关外多山,关内平原,京畿之外只有这一道天堑可守。

  如今还到了与苗军勾结的陈息手里。

  不收回雄谷关,蒋山河日夜难安。

  赵无极与皇帝的想法一样,不过他的目的更加阴险。

  雄谷关拿下之后,无论守将是谁,底下的千夫长,大多是他的人。

  不会像以前的叶家军,叶臻在军士们心中地位,还要压过皇帝一头。

  这也是皇帝要整他的原因。

  所谓的后勤跟不上。

  都是借口。

  如果没有皇帝点头,赵无极还没那个胆量,动正在作战军队的物资。

  赵无极的眼下的目的,一定要将雄谷关的实际控制权,捏在自己手中。

  将来就算政治上失败,也有条军事上的退路。

  “咳咳——”

  赵无极清了清嗓子:

  “诸位。”

  “今日大朝会,想必陛下会提出收复雄谷关的问题。”

  “届时主帅之位,大家有什么想法?”

  都是自己人,赵无极也不废话,直达主题。

  言外之意很明显,皇上一定会钦点主帅,那么下面的人,捧不捧这位主帅,他要说的算。

  兵部侍郎典振鹏第一个答道:

  “相国大人,依我看来,陛下还是会钦点定国公,作为三军主帅。”

  “定国公虽年迈,但去岁与匈奴交手,还是稳稳守住了战线,这份功劳,谁都比不了啊。”

  典振鹏说完,皇甫名璋接话:

  “年轻一辈的将领,大多是相国大人的门生,咱们能否......再向上推一推?”

  他作为礼部官员,向上举荐将官,有些不合规矩,只能让典振鹏先牵头。

  后者没回答这个问题,将目光落在赵无极身上:

  “相国大人,您以为呢?”

  赵无极笑笑,这群人啊,还是太嫩。

  主帅一职非常重要,这次是收复雄谷关,比西北战场还重要,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呵呵,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抬眼扫视一周,众官员交头接耳,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谁还有资格替换掉定国公。

  见大家都没了主意,赵无极轻叹一声开口:

  “诸位都知道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收复雄谷关之后,将决定以后的政治走向。”

  “我们都能想到,那么陛下...能想不到么?”

  众人闻言一惊,对啊。

  咱们能想到,陛下同样能想到。

  想了一会后,典振鹏开口:

  “相国大人,若是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此次主帅必是定国公无疑,那我们一点作用都起不到啊。”

  典振鹏说出来,众人纷纷附和:

  “对啊相国,既然事情已经定下,咱们在这商讨也没有用啊。”

  “依老夫看,还是加大力度,继续拉拢军官,雄谷关根基是咱们的,至于谁当主帅,都无所谓了。”

  “左右一份功劳,定国公已经封无可封,给他又能怎样。”

  赵无极等大伙都讲完了,才轻摇摇头:

  “你们看问题,还是太浅了。”

  “依老夫看来,无人推举,这次主帅是定国公无疑。”

  “但陛下真正想的是什么,你们知道么?”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没听懂赵无极话中意思。

  “相国大人,您就别绕弯子了,直说吧,让我们举荐哪位年轻将领?”

  典振鹏心直口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