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第258章 开拓视野(1/4)

  陈息看了半晌禾苗,郭沛儒还没发现他,依旧在前面插秧,时不时观察水稻授粉情况。

  身边壮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县令大人这也太认真了,没发现侯爷已经来了么。

  “咳咳——”

  壮丁轻咳两声,郭沛儒才回过神来。

  刚一转头,就是看到了陈息。

  愣住。

  这人,怎么这么眼熟。

  他有些想不起来了。

  陈息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肩膀:

  “怎么县令大人,不认识本侯了么?”

  一听这话,郭沛儒吓了一跳。

  脑海中立即浮现在烟城时的场景,自己被人打晕,再次醒来时,便到了关内。

  不光自己懵逼了,家眷们也都懵逼了。

  一家人整整齐齐出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哪?

  后来有人和他们解释,才知道事情前因后果。

  开始时,他吵嚷着要回关内,奈何他们全部被软禁起来,每天好吃好喝供着,只告诉他们,侯爷回来后,会给他解释。

  可等着等着,关外传来安北侯大胜朝廷20万大军消息。

  紧接着,自己的老上司们,全部跟随右相入关,辅佐安北侯治理城池。

  大批百姓涌入关内,发放种子,颁布新政

  郭沛儒也得到了重新任命的机会。

  被分配到东淮府后,他见前列县水资源充沛,还有当地烟城的百姓,带着禾苗过来。

  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开展水稻试验田,种植禾苗。

  他本是江南人,在烟城当县令时,就利用京南运河的便利,运输一批江南府水稻禾苗来,打算种植。

  这次正好给了他机会。

  刚规划出10亩试验田,侯爷就来了。

  “哎呀,侯爷......”

  郭沛儒说罢就要下跪行礼。

  他十分佩服陈息的新政,尤其是不收取百姓人头税,还有摊丁入亩的政策,简直惊为天人。

  再后来查办地主老财,将土地收为县府所有,无一不是利民之举。

  在这种政策支持下,给了他发挥特长机会,带着百姓搞起了水稻试验田。

  此时再见到侯爷,他有些局促。

  陈息表现的很和气,主动扶起他:

  “不必多礼,咱们一起来做。”

  拿起禾苗与他一起插秧。

  “哎呀侯爷,这些都是粗活......”

  陈息一边干活,一边开玩笑:

  “县令大人都能做得,本侯自然也能做得。”

  壮丁们见侯爷与县令老爷,都在做工,惊呆了。

  这次田里的活计,哪是贵人们干的活呀。

  他们活这么大,包括祖上都没见过贵人干活,但今日就这么发生了。

  那还说啥,跟着干吧。

  一个个更加卖力了。

  李月恩很尴尬,她穿的服饰不便做工,但也不闲着。

  帮众人倒倒水什么的。

  一上午时间悄然而逝。

  午时坐在田间地头用饭。

  吃的是有些发霉的糙米,附近村民送来两条刚打上来的鱼,招待侯爷。

  都是很普通的饭食,但陈息吃的异常香甜。

  饭间,问郭沛儒县城的粮食储备情况。

  后者重叹一口气:

  “侯爷,百姓刚刚入关,虽然州府下发一批军粮,但还是不够百姓吃食。”

  “如今未到收成,百姓都在节衣缩食,您看......”

  手指着远处山间:

  “山上的野菜啊,蘑菇啊,都快被百姓挖绝了。”

  “还不知道,能不能挺到秋季呢。”

  陈息微微点头,这么多百姓涌入关内,原本储存的粮食,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消耗。

  虽然连发三次军粮,但也解决不了这么多百姓的吃饭问题。

  之所有没有立即攻打北寒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正是春耕时期,一打仗,就要荒废大片土地。

  现在杨冲与薛天岳的大军,就在当地屯田。

  军士们一边带着百姓种田,一边防范鞑子突袭。

  与高丽国,与草原通商,带回来那些牛羊,面对这么多百姓吃饭问题,只是杯水车薪。

  这点陈息很清楚,农耕社会,粮食就是根本。

  如今雄谷关外,七王还在打仗,根本不具备通商条件。

  眼下,只能寄希望于秋季快些来临。

  挺过这个夏季,那么一些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