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第264章 无解的死局(2/3)

接过缰绳翻身上马,临走回头看了一眼:

  “多谢老乡了,明日去县里报备,再申请一匹马。”

  “驾驾驾——”

  骑着驮马就跑。

  旗手走后,三娃子才从父亲嘴里,得知事情来龙去脉。

  “什么,侯爷在高丽国遇险。”

  三娃子顾不上太多,再次撒丫子跑,回去报告村长。

  侯爷遇险,天塌了也不过如此。

  跑回去把村长从被窝里拽出来,连夜出发县城。

  扯嗓子叫开城门,守城府兵听到消息都傻了,一路狂奔县衙。

  立即派出传令兵通知周围。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天亮之前,附近所有县城都知道了。

  县令穿上官衣,连同县尉,将连夜组织好的府兵,整顿集合。

  “出发,过连山关救侯爷。”

  府兵刚出城门,外面已经有大批百姓等候集结。

  他们没有制式武器,都拿着县府免费发放的铁锹,锄头,菜刀

  由各村村长率领。

  “县令老爷,听说侯爷在高丽国遇险,人多力量大,我们一同去帮忙。”

  县令望着群情激愤的百姓,大喊一声:

  “走,一同去。”

  他是一县之主,正儿八经的文官。

  哪里懂什么带兵打仗,但侯爷遇险,握惯了笔杆子的手,也要拿刀。

  管他这个那个的,人多总比人少强。

  带着府兵,百姓,浩浩荡荡出发。

  官道之上,遇见好几波队伍,都是附近县城的人马。

  全部由县令亲自带队,府兵,百姓都有。

  目标一致,那就是过连山关救侯爷。

  人群越聚越多,一刻不停赶路。

  百姓们饿了,从怀里拿出婆娘连夜蒸的野菜饼。

  一边走一边嚼着。

  这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本来省着给娃娃吃的,现在男人出去打仗救侯爷,全部蒸好做干粮。

  路途遥远,能带多少带多少。

  战马稀少,有马的府兵们,由县尉率领先行出发。

  后面是县令,亲自率领百姓乡勇步行。

  同一时间。

  经过一夜奋战的陈息军队,打退太上教三波攻击,获得短暂喘息时间。

  村庄内,李月恩清点一下战损。

  自己带来的500卫兵,已经伤亡过半。

  而陈息的寒龙军,只伤亡30余。

  双方战斗力,对比便知。

  李月恩一夜未休息,眼眶微微有些红肿:

  “侯爷,天亮一个时辰了,太上教还没发起新的进攻,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陈息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从昨夜太上教的进攻中发现。

  他们战斗力十分强悍,并且装备多数大御兵器。

  长枪,战刀,弓箭

  应有尽有。

  都不用问,一定是鞑子支援的。

  鞑子之前与大御作战,缴获了相当数量的兵器,现在倒好,全都用在了自己身上。

  想到李月恩的问题,陈息深吸一口气:

  “我想他们还未发起进攻的原因,一定是为了阻止援军前来,在扩大包围圈。”

  李月恩闻言,皱了皱眉:

  “侯爷的意思是,就算我们现在突围,也冲不出去了对吗?”

  陈息点头:

  “如果没有外力支援,大部队很难冲出去了。”

  扭头看向李月恩:

  “国师大人,待会他们进攻,我顶在前面,再派几队寒龙军保护你,找准时机先送你突围。”

  “他们的目标是我,并不会分出太多兵力追杀你。”

  李月恩听到这话,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屁股往椅子上一坐:

  “不行,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我不可能丢下侯爷不管。”

  为了加强肯定性,还补充一句:

  “就算你打晕我也不行,突围后我会选择自杀。”

  陈息一脑门子黑线,原本还想打晕她,让寒龙军送她出去。

  可现在看来,这娘们比自己想象的聪明。

  陈息皱眉,还想再劝一句:

  “国师大人,你......”

  话还没说完,李月恩手中佩剑抬起,架在自己脖子上,语气坚定:

  “侯爷若是嫌我碍事,我现在就自杀,绝不给侯爷添麻烦。”

  陈息吓一跳,这娘们咋这么倔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