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111章 应天!再议朱应之功!(1/6)

  听到朱标所言!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太子言之有理。”

  “此番。”

  “蓝玉之过失让我大明将士伤亡不小。”

  “暂惩处罚俸一年,后续如何惩处,看蓝玉能否在辽东战场戴罪立功。”朱元璋大声道。

  “父皇圣明。”

  朱标当即附和道。

  心底也是带着一种庆幸。

  淮西。

  虽跋扈,但与朱标的关系也是匪浅的,如若此番真的严惩了蓝玉,他这个太子也是有些挂不住脸了。

  毕竟出征辽东议定后。

  在选将方面,蓝玉与傅友德都是朱标推荐的。

  朱元璋自然也是要顾及到的。

  “皇上圣明。”

  朝堂上那些弹劾的御史们也是纷纷附和起来。

  惩处蓝玉,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自然是满意了。

  毕竟想要凭借这战场失利将蓝玉直接整死是不可能的。

  毕竟朱标所言有理,如若因为此事而将统兵战将直接给重惩了,以后朝廷想要战将统兵都无人敢去了。

  “父皇。”

  “从冯胜大将军所呈急报上来看。”

  “此番之所以能够破了纳哈出的围歼之策,朱应功不可没啊。”朱标抬起头,十分感慨的说道。

  虽然只是急报,以文字呈奏而来。

  但这是冯胜亲笔所写,将铁岭战况的紧急还有诸多情形都上奏了过来。

  “以铁岭全城为诱饵,待得大军攻入城中,一举焚城,埋伏在城外的元军则围困全城,袭蓝玉后军。”

  “纳哈出这一策不愧是他视为反败为胜之策。”

  “此策的确是上乘。”

  “如若没有大宁边军,没有朱应来援。”

  “蓝玉必被其全歼。”

  “纳哈出的大军必反攻我大明夺取的辽东诸城,甚至攻我大宁府。”朱元璋语气也是带着几分庆幸的说道。

  以他的战略眼光自然能够看出来,如若真的让纳哈出的策略得逞了,辽东战局必然会发生逆转。

  “父皇。”

  “这一策已经是纳哈出被逼的狗急跳墙之策了,他想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却不想算来算去,少算了大宁边军。”

  “此战已经结束。”

  “纳哈出败了。”

  “其十五万大军折损十万余众,这也是他最后的兵力了。”

  “虽说我大明在铁岭也付出了数万计的伤亡,但相比于纳哈出,我大明损亡更小,而且,此战之后,纳哈出将再无能力抵抗吾大明兵锋了。”

  “此功,当属朱应,当属大宁边军。”朱标笑了笑,大声道。

  “太子言之有理。”

  “此战之功,当属朱应还有他麾下的大宁边军将士。”朱元璋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朱应。”

  “这小子实则让咱吃惊啊。”

  “在大军进攻铁岭之初,朱应通过元军驻守城池的情况就猜测元军或许会在铁岭设伏,有所诡计,而且还特意派人去提醒了蓝玉小心慎重,可蓝玉却未曾听从。”

  “这才有铁岭差点被全歼之败。”

  “朱应。”

  “的确是我大明的一个将才,昔日太子许以冠军之名,果真是没错。”朱元璋大笑着夸赞道。

  看得出。

  他对朱应真的是很满意。

  作为执掌整个大明帝国的皇帝,朱元璋从无到有,战略眼光自然极强的。

  朱应在铁岭一战,可谓是力挽狂澜。

  “父皇。”

  “朱应这一次立下大功,不仅挽救了数万计大明将士的性命,更是重创了元军,让纳哈出再无机会反吾大明。”

  “理当重赏。”

  朱标当即为朱应请赏。

  “太子言之有理。”

  “不过……”

  朱元璋带着几分思虑之色。

  沉思一刻后。

  “铁岭一战之后,纳哈出已经无力抗我大明。”

  “辽东将收复。”

  “咱觉得还是等辽东彻底平定之后,再行对朱应论功行赏。”

  “到时候可一起进行赏赐。”朱元璋笑着道。

  闻言!

  朱标也点了点头:“父皇圣明!”

  “不过。”

  “朱应之功,理当勉励。”

  “大宁边军之功,更当勉励。”

  “传咱的旨意。”

  “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