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第210章 沈家惊恐!捷报传应天!振奋!(2/4)

是朱元璋心中所想。

  朱标虽以仁厚著称,但作为未来的皇帝,他同样深谙皇权制衡之道。

  在他心中,绝不容许任何一股势力一家独大,尤其是藩王势力的过度扩增,那是绝对不可取的。

  自古以来,藩王之祸层出不穷,诸多历史教训历历在目,朱标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行事极为谨慎。

  “标儿,你说得对。”

  朱元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哈哈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在大殿内回荡:“咱正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对朱标的称赞毫不掩饰,眼神中满是骄傲。

  “那此番府域划分之事,就交由赵尚书负责拟定具体方案。”

  “还有治理官员与文吏的筛选工作,就交给陈尚书了。”

  朱标转过身,目光看向朝堂班列前的户部尚书赵勉与吏部尚书陈敬。

  随着朱标目光落下,赵勉和陈敬两位尚书立刻心领神会,迅速站了出来,神情庄重。

  “臣领旨!”二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定不辜负皇上与太子殿下的期望!”

  “还有兵部。”

  朱元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眼中透着几分忧虑。

  感受到朱元璋表情的变化,兵部尚书唐铎心中一紧,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生怕接下来听到什么棘手的事情。

  “此番北伐,我大明出征的将士们英勇奋战,许多将士壮烈牺牲,战死沙场者不计其数。”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悲怜之意,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重。

  “咱希望兵部能够尽快将他们的名册统计清楚,妥善拟定好该发放的抚恤方案。”

  “届时,该发放的抚恤,一分一毫都不能少,该恩泽的将士家小,必须给予妥善照顾,绝不可有任何薄待。”

  朱元璋加重了语气,目光紧紧盯着唐铎,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便是咱的要求,唐卿,你可明白?”

  “臣明白!”唐铎连忙回应,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兵部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名册拟定完毕,保证不会有任何疏漏!”

  “兵部拟定名册,户部负责发放抚恤。”

  朱元璋再次强调,声音冰冷,带着一股寒意:“咱还是那句话,如果有人胆敢贪墨为国尽忠将士的抚恤,咱绝不轻饶!”

  “一旦发现,其族中男子全部处斩,女子全部贬入教坊司!”

  “刑部也都给咱做好准备,咱知道,肯定会有那些不长眼的混账,为了一己私利,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墨抚恤。”

  朱元璋冷哼一声,整个大殿瞬间被一股压抑的气息所笼罩,众人都大气不敢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

  皇帝对贪官污吏的厌恶,早已是天下皆知。

  然而!

  贪官污吏就如同野草一般,杀不绝,斩不尽。

  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为了获取足够的利益,总有人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朱元璋所能做的,便是以严厉的刑罚进行震慑,尽可能地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当然。

  此时毕竟正值北伐大胜的喜悦时刻,朱元璋的冷脸告诫仅仅持续了片刻,便缓缓收起了严肃的表情,继续与群臣商议其他事宜。

  朝议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时间悄然流逝。

  随着朝议结束,整个朝堂顿时忙碌起来,六部官员纷纷行动,各司其职。

  哪怕是此时正忙于春闱之事的礼部,此刻也不得不抽出一部分精力,来应对应天城的昭告事宜。

  毕竟,北伐的胜利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必须让天下百姓都知晓,先行在应天城昭告,未来就是整个大明天下了。

  与此同时!

  许多朝臣已经开始暗自准备礼品,他们心里清楚,只等冠军侯朱应归来,其府邸必定门庭若市。

  封狼居胥的赫赫战功,足以让朱应成为大明的传奇人物,青史永存,前途不可限量。

  随着朱应年龄的增长,未来封国公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即便朱应如今年轻,尚未抵达应天,但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然举足轻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沈家府邸内。

  “父亲。”

  沈荣恭敬地站在沈万三面前,神色谨慎:“按照您的吩咐,北平府的生意都已经妥善撤离了。”

  “二弟也已经准备好返程事宜,随时可以出发。”

  “至于北平府周边府域的生意,暂时还未撤离,只是不知道那朱应会不会继续派那些‘山匪’来对付我沈家商队。”

  沈荣微微皱眉,眼中透出一丝担忧。

  “先行撤离北平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