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

第九百一十六章 咋这么能呢!(1/2)

  这个晚上,许部长无心的一次把大家聚拢,叫干部院的人心都仿佛贴近了些。

  还是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又是一个单位,遇上事一个院里的总比外面的人愿意给你搭把手。

  “没想到新搬来的许部长人真挺和气,没单位人说的那么不好说话啊?”

  “人一个外销业务部一把手,要咋好说话?别听外面那些胡诌的。不给你办事就是不好说话,那些人就是吃相难看嘴又欠!”

  晚上各回各家的路上,好些人没忍住发出一两句感慨。

  秦部长家是两口子一道去的,也是一道回的,两口子说几句秘密话,比别人更无所顾忌些。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我还纳闷那丫头年轻小小咋那这么能蹦跶,把你们单位一群大老爷们全踩脚底下了?”

  秦部长媳妇颇有些佩服地小声道。

  秦部长看她:“哎哟,这是有感悟,说说?”

  秦部长媳妇白了他一眼。

  “说啥?!当妈的会来事,言传身教呗,闺女又聪明又能干,在单位混出头难吗?”

  那还真不难。

  母女俩如出一辙的会来事、能做人,就说今晚这顿饭,谁家能跟她家似的办成这样啊。

  院里一多半的人家去了吧。

  要说招待的菜也没丰盛到叫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地步,可偏偏大伙吃得舒坦、松泛。

  不说旁的,就连院里人家的感情都紧密了些。

  秦部长和财务部的老谭这么多年的同事,认识也有七八年了,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会议、活动,吃过饭、喝过酒的老交情。

  啥时候听老谭说过他小舅子是工业局的啊?

  当时许部长发愁说她现在一个人住,房间多是多,都太小,没一个能挪开身的,她想把房子给改改。

  一群人抢着出主意。

  老谭张嘴就说水泥的事,他来解决。

  后面偷摸问他才知道,那老小子的小舅子工业局管物资调配来着,弄点水泥真就是抬抬手的事。

  谁家没个破瓦烂墙的啊,其他人家跟着沾光,不好意思地也请老谭弄水泥。

  老谭也不拒绝。

  为啥?

  这家说回头拿3斤熏猪肉感谢你,那个说家里有2张工业票用不到,啥新磨的苞米面、特供烟票、娘家送的大南瓜

  一晚上热热闹闹的,东西也换了,关系也近了,没人不夸这饭吃得高兴的。

  秦部长背着手咂摸了下。

  心说就凭许姣姣能叫院里人心甘情愿的交换资源,以后院里真走上互帮互助的路,谁还敢难为这位能耐的小姑奶奶啊。

  而这院里又是住的单位哪群人?

  辐射到单位里,她还能跟以前似的,被人说根基浅、混不开,没两年准滚蛋?

  人家随手一张罗,人脉这不就来了。

  人才啊人才!

  再说杜书记那女婿庄有为,单位里其他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当初就是许姣姣把人灰溜溜给一棍子打回省城的。

  好好一个未来前途无限的采购科科长混成了百货商店的经理。

  这人今个来,被小许三两句一捧,跟灌了迷魂药似的,主动现身说法替她扬名,他死命夸小许厚道、不计较、胸襟大

  秦部长听了想笑。

  许姣姣那丫头要是胸襟大,你能一直在下面百货商店调不上来?

  你个棒槌,你媳妇找你老丈人求好几回了,你老丈人为着这么个精兵强将,愣是不松口,把你摁死在下面,明不明白啊?

  有人是傻蛋,不明白,更多的却是聪明人,明白得透透的。

  以至于第二天去上班,许姣姣不但有梁月英塞的鸡蛋,隔壁李桂香婆婆颠着小脚塞了根滋滋冒油的油条给她,朝她笑得见牙不见眼。

  “带路上吃!国营饭店刚出油锅的,脆香着呢!”

  她家大孙子明年高考,一心想考省大。

  昨晚听媳妇说许部长是省大国民经济专业的高材生,人家用不到一年时间,大学毕业证拿了,现在在读啥研究生。

  师从的还是国内外闻名的经济学家吴芳晴教授!

  啥教授不教授的她一个老婆子不懂,但许姣姣省大有人,李桂香婆婆听懂了!

  这不,一大早去国营饭店买油条,不为别的,老太太就想为她大孙子小小的巴结一下许部长。

  油条许姣姣收了,一根油条从中间撕拉,她跟梁月英一人半根,梁月英给的鸡蛋被塞进了李桂香婆婆手里。

  “您看,我想吃您的油条,这鸡蛋就多余了,您老帮我吃了,咱都不浪得粮食!”

  一句话,说得老太太愣是没法说油条是我巴结你的,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