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女帝反派宠臣,我为所欲为

第70章 单刀赴宴(1/2)

  “西凉也是前朝皇帝留下的一笔糊涂账啊……”

  韦春缓缓道。

  靖王年岁更长,但在韦春身边束手而立,仿佛他才是更拘谨的那个。

  在心中措辞一番,靖王道:

  “当年先帝风眩症发作,不能理国事。

  西北战事吃紧,便只能全权放任西凉王行事。

  抵御住吐蕃、突厥的几番突袭入侵后,西凉王军功之高,等闲封赏已难以将其安抚。

  先帝便封其为西凉王。

  又赐下使持节,封其为节度使。”

  靖王皱了皱眉:

  “原本西凉王只是西凉洲管理军事的支度使。

  如此一来,便同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

  还兼着西凉的凉州、陵州、幽州之采访使。

  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着实可怖……”

  靖王叹了口气:

  “我就藩青洲,在西凉王卧榻之侧……恐怕难以安睡啊。”

  韦春点头。

  此事迟早是仙武王朝的一颗大雷。

  不过现在距离暴雷的时候还早。

  一切还得看女帝的政治手腕。

  其他人愁来愁去都是无用功。

  相比之下,韦春更要担忧的是古无忌在赵国公府安排的“鸿门宴”。

  与靖王又说了些朝局时事之后,韦春便带着柔嘉回府了。

  之后的三日,韦春内伤尽复。

  每日便是去右千牛卫点卯。

  右千牛卫日常的训练、整理仪仗之事,韦春全权放任给了手下唯一的千牛中郎将张巡。

  张巡比韦春大八岁,行伍之事颇为熟稔。

  女帝告知韦春此人绝对忠心,韦春便将队伍交给他操练。

  转眼间,古无忌宴请的日子到了。

  当天下午,韦春提前从右千牛卫下班,回到英国公府洗漱一番。

  便乘坐马车前往赵国公府。

  赵国公府所在的承福坊距离玉鸡坊不远。

  比之玉鸡坊更加靠近大明宫。

  是紧挨着大明宫的几大坊之一。

  赵国公府占地亦是极为广阔,比之英国公府不遑多让。

  正是因为有赵国公府的存在,才使得英国公府成为了神都城最大的府邸“之一”。

  而不是独占鳌头。

  毕竟古无忌是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是出将拜相,历经三朝的大佬。

  履历着实过硬。

  两府相距不远,韦春之所以坐马车,是因为天空飘起了雪花。

  韦春穿越以来,日子一天天行走。

  季节也是由深秋步入了初冬。

  咕噜,咕噜……

  不多时,南宫驾着马车来到了赵国公府。

  韦春下车,由赵国公府上的大管家引领。

  七拐八拐,来到了府中心的宽大会客正堂。

  冬日天短。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正堂之中灯火通明。

  韦春远远便瞧见七八个小桌案分列两旁,摆放整齐。

  除了上首古无忌身旁的桌案空着以外,其他的小桌案后都坐着人。

  正常的宴会,此时虽未开宴,但也应该宾主相宜,言谈甚欢了。

  可是灯火通明的大堂中,除了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竟无任何话语寒暄之声。

  韦春跟随赵国公府的大管家由远及近。

  不由笑道:

  “来者不善啊……”

  大管家是一四十岁出头的,留着两撇八字胡的精瘦中年男子。

  “大将军说笑了,您才是来者。”

  说话间,两人步入了正堂。

  随着韦春进来,屋中本来安静的七人,这才如同活过来一般。

  “哈哈,贤侄,快上座,快上座!”

  古无忌哈哈一笑,站起身,把韦春招到他身边的桌案旁。

  古无忌、韦春的两个桌案在上首。

  下方两侧,一侧三个桌案,另一侧四个桌案。

  古无忌一指左侧最后的一个桌案。

  “这是礼部尚书郭攸之,七日前的案子,贤侄可是帮了他大忙啊。”

  郭攸之笑着站起身,举起酒盅干了杯桑落酒。

  “韦将军在公堂之上大发神威,犬子保坤几日来反复回忆,心神向往。

  郭某便在这里代犬子敬韦将军一杯。”

  韦春举杯干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