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402章 孝子(1/2)

  “一亿美金?”

  刘科长点点头:“汉斯国大众即将推出的划时代的发动机就是由那位设计的,跟人家一比,你算什么?”

  “他?设计发动机?还是给汉斯国大众?”技术主管摇摇头:“你是在跟我说笑吗?”

  刘科长板着脸:“你看我像说笑吗,人家二十年前就已经是一机部闻名的工程师了,你学的知识说不定就有他发明的。”

  看他不敢回嘴,刘科长继续说:“知道这回领导为什么让你们过来看吗?”

  技术主管摇摇头,刘科长解释道:“领导说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国产汽车工业,不能一味的只靠进口,你们现在的发动机还要从外国进口,这就不是进步,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当然要扶持自己的配套工业。”

  技术主管脸色有点不大好,去年年底,第一辆组装的车刚下线,领导就已经想的这么长远了,他们要是不更新思想的话,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

  刘科长笑了笑:“你就烧高香吧,念人家刘教授的好处,要是没有刘教授设计的发动机,你们就得自己设计,就你现在的水平,你认为你够格儿吗?”

  捷达最终从刘华订购了一百台发动机,他们要经过无数的实验,把发动机完美的融合到现有的整车当中去。

  夏利就比较大方了,第一批次就订购了一千台,他们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组装车辆了,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想要进行更多的尝试。

  鞠伟带着自己的徒弟,从燕京大学毕业的一个硕士生,未来刘华准备培养他当厂长。

  “老板,虽然说汽车发动机的价格比较贵,但是订单量实在太少了,我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刘华摇摇头:“万事开头难,咱们摩托车发动机一开始不也少吗?后来不渐渐打开市场局面了吗?发动销售人员出去推销啊。”

  刘华顿了顿:“另外还有一点,扩大车间规模。”

  “有必要吗?照这个发展趋势,我认为两三年之内没必要扩张。”

  “上一次我送过去的可不止一款发动机。”刘华笑着说:“还有几款发动机是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大巴、中巴、小巴,那个订单量会非常大的。”

  “这个好啊。”鞠伟高兴的说:“咱们国家现在还用不起私家车,但是公共交通正在大力发展,这个推广交给我来办,根据我了解的消息,现在咱们国内生产公共交通工具的厂家不会低于三十家,这绝对是一个大市场。”

  鞠伟的徒弟赵强主动请缨:“老板,师傅,这事交给我来办吧。”

  鞠伟谨慎的问道:“你有信心吗?可别事情搞砸了。”

  “师傅在背后你多提点提点我。”赵强笑着说:“而且这件事情,我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刘华笑着问道:“你刚刚跟鞠伟后面学了不到一年时间,怎么就这么有把握说这种话?”

  “我家是鹭岛的。”赵强笑着说:“前几年我也我爸爸调到鹭岛汽车工业公司,他们公司就是生产大巴车的。”

  “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刘华笑着说:“行吧,带上礼物回去看看你爹,儿子和老爹谈业务,就看谁比谁下手狠了。”

  赵强笑着说:“从小到大,我爸打我那都是不留余力啊,这一次,我要报复回来。”

  鞠伟乐呵呵的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你还真是个大孝子啊。”

  走厂里的帐,给赵强买了一堆礼物,还有机票。

  赵强回家大包小包的,邻居们都热情的打招呼。

  “阿强仔啊,你这是回来探亲啊,这不年不节的,你哪来的假期呀?”

  “阿强仔就是孝顺啊,这大包小包拎的,比我们家臭小子孝顺多了。”

  赵强一边散烟,一边回答:“这会儿回来看看我爹吧,顺便跟厂里面谈笔业务。”

  “阿强仔,你不是在民营企业工作吗?怎么跟我们厂还有业务啊?”

  那时候能住到一起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工厂的,厂里面还负担着工人的住宿问题。

  “我们公司虽然是个民营企业,但是可一点都不简单哦,不比咱们汽车公司差。”

  “阿强仔,你就吹牛吧,咱们南方民营企业比北方要活跃的多,我也没看见能有比得上我们汽车公司的民营企业。”

  偏见是人们心目中的一座大山,虽然民营企业现在已经非常活跃了,但是对于国有企业的员工来说,去私企打工还是不务正业,是不稳定的,不顾家的行为。

  赵强大包小包的回家,可把妈妈高兴坏了,立刻挎着篮子去菜市场,买点儿子最喜欢吃的菜。

  晚上赵爸回家,刚回来他就看见门口大包小包礼物,但是没有看到儿子。

  作为汽车公司的中层领导,也时不时的会有人上门求助,大多会带一些礼物,但是赵爸刚正不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