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461章 摸秃他(1/2)

  “我知道啊,但是军用芯片我不太敢碰啊。”刘华笑眯眯地说:“有些事儿可以交给我,有些事儿我不能主动问。”

  “我帮你提一嘴吧。”马山思索了一下说道:“咱们现在迫切的需要国产的芯片,你要是这边能够真的是大量生产出合格的芯片,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喜讯。”

  “七九八那些厂子难道生产不出来吗?”

  “军用芯片利润率低,798那些厂只能做民用芯片来补贴,但是现在他们又扛不住国外芯片大举进攻,生产已经萎缩了。”马山叹口气说道:“现在已经有人提出意见,把这些厂给砍掉,咱们可以进口芯片,就没必要在这些半死不活的厂子身上花冤枉钱了。”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什么狗屁道理?”刘华不解的问道:“扶持咱们自己的芯片材业叫做花冤枉钱,那进口芯片就不是花冤枉钱吗,还受制于人。”

  “说不通,现在不是流行一个叫什么全球化的词儿吗?好像全球化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刘华撇撇嘴,十分不屑的说:“我不管其他的,反正我这一亩三分地儿,坚决不允许这些买办插手,最好不要我保密,不要让这些买办知道我有新工艺、新设备。”

  “这你放心吧。”马山点头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思的,但你是刘院士,你既然说是新工艺新设备,那肯定要比外国人要好,我向上提的时候肯定要求保密。”

  刘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于是岔开:“新飞机咋样啊?”

  “已经装备了十二架了。”马山笑着说:“都是王牌飞行员驾驶,以老带新吧,今年年底预计能装备二十四架。”

  “效果咋样?能跟大老美在南海掰掰腕子吗?”

  “不比他的f16次。”马山开心的说:“无论是生意航、飞行速度还是航程,我们都要强于F16,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咱们的中程空空导弹还不如大老美,不过问题不大。”

  “大老美70年代不是提出了一个双脉冲发动机吗?”刘华笑着说:“我感觉未来我们中程空空导弹要想有所突破的话,就在这个双脉冲发动机上。”

  “你觉得这个有搞头?”

  刘华点点头,马山却摇摇头:“根据我们的情报,大老美虽然一直在验证双脉冲发动机,但是问题很多,无法实际应用。”

  “那是大老美,咱们咱们。”刘华笑了笑:“未来二三十年以内,这个世界的格局就是这样子的大老美负责提出幻想,咱们负责实现,咱们就是摸着大老美过河,什么时候把它摸秃了,咱们就比他强了。”

  “一客不妨二主,既然你提出了双脉冲发动机有搞头,那你就搞一搞呗。”马山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反正我感觉你在发动机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咱们现在的J10,也可以挑各种问题,但是发动机挑不出问题来。”

  虽然刘华是很乐意研究的,但是这种挖坑埋自己的感觉真不好。

  把马山送走以后,刘华觉得是时候该立项新的战斗机机发动机了,再过几年大老美的F22就要服役了,而咱们落后他十二年,才有新的五代机。

  这次绝不允许落后这么长时间,让刘华感到唯一可惜的是,这一次可能局座就没办法忽悠大老美把F22生产线给拆了。

  刘华回家兑换了技术,新技术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如果不回家,就在办公室里面,他真怕把谁给吓着。

  这一次,他可不仅仅是兑换了新的战斗机发动机,还有比如无侦八之类的飞机发动机,甚至还包括螺旋爆震发动机。

  花了几天时间把技术重点提炼成册,刘华就来到了帝俊。

  现如今的帝俊,行政与管理人员不过一二百人,一线的技工过千,科研人员也有将近八百。

  没有办法,因为帝俊太赚钱了,这么多人,养起来也是小菜一碟。

  不提那个飞机发动机有多值钱,就单单前几年搞的那个轻型步战车,后来被当成了警用装备。

  前两年还出国参加了一个警用装备展,立刻被外国人买爆了。

  外国人买军用装备可能还要忌讳一些,因为要成体系作战,但警用装备就没这么多忌讳了。

  为了能够卖出国去,刘华把功能做了集成,集指挥作战于一体,方便灵活,火力迅猛。

  就连大老美的扭腰警察都买了好几十辆,装备他们SWAT,经常能从网上看见这些SWAT开着步战车在反恐前线横冲直撞。

  有的时候,刘华还能从新闻中看见他的步战车出现在非洲南部一些小国家的对线当中。

  警用装备要比军用装备便宜不少,于是就有二道贩子买了以后,再加价卖到非洲南部去。

  在没有重型武器的非洲战场上,AK和RPG能称王称霸,那这款警用步战车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