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468章 新征程(1/2)

  十五年以后就是二零一几年了,这时候,整个西方社会都在走下坡路,据咱们国家的那些核物理专家说,这时候那些西方的核电集团手里边儿基本上就没什么有用的技术了。

  到时候刘华只要举一支旗,烧一把火,全世界的核电领域就可以传檄而定。

  这十五年时间,正好可以把国内的核电建设好了,十五年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去国外抢钱了。

  刘华躲到帝俊的实验室,那也是不得安宁,五代机的发动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各种新材料都是需要一点点的进行实验,哪怕刘华的指导大纲里面已经写出了研究方向,但也不是说一次性就能配比成功的。

  至于说为什么不能写明了严格的配比,相信有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刘华在实验里安心研究的时候,外面可闹腾了,今年降雨量偏多,全国上下全流域都有洪水的危险。

  刘华压根儿不记得这件事,九八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发生了大洪水,上一辈子这时候,他也是刚刚出生没几年。

  “今年下雨下的挺多的。”

  有个研究员从外面走进来了,一边甩着身上的水,一边抱怨着说道:“入夏以后就没看见几天太阳。”

  刘华看了一眼外面乌云密布的天气,不由得心头一颤,他记起来刷的那些短视频,咱们英勇无畏的子弟兵,义无反顾的跳入洪水中,以身阻挡天灾。

  “好像就是今年吧。”刘华呐呐自语的说道:“该死的,把这件事儿忘的死死的。”

  “老板,你把什么事儿忘的死死的?”

  刘华反应迅速的说道:“没什么,一件小事而已,到底是年纪大了,记性大不如从前了。”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刘华思考自己能给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什么帮助,可是思来想去,好像自己确实没什么能帮的上忙的,看来自己只能出钱了,谁让他就剩下钱。

  这时候,国家已经发现了今年洪涝灾害的苗头了,开始组织防洪救灾工作,这可比刘华上一辈子时候的反应要迅速多了。

  刘华自己都不知道,这也是托了他的福,他设计的超级计算机在天气模型方面的应用实在是太给力了。

  他上一辈子的时候,国家虽然超级计算机也很给力,但是到底发展慢了一些。所以在分配算力的时候,气象部门分配的算力比较少,响应就比较慢一些。

  刘华指示自己公司的采购部门,从速采购各种用得上的救灾物资,全部无偿的捐助给了救灾指挥部。

  刘华这一捐助就是上亿元,而且在堤坝快要决口的时候,太一集团直接发布公告,凡是将自己的车辆驶入洪水当中用来堵决口的,可以直接去相关部门开具证明,太一集团送他一辆新车。

  得益于响应早、物资足,虽然整个抗洪抢险的活动当中还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并没有像上一辈子那样牺牲那么多英勇无畏的战士。

  抗洪抢险结束以后,刘华又捐助了一笔钱,给所有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帮他们改善生活,同时抚恤牺牲的英雄。

  过年的时候,赵本山的小品里说,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

  实际上这一场洪水让我们国家承担了数以千亿计的损失,远不像本山大爷小品你们那么欢乐。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伤痛,都刺激着我们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大踏步的朝前迈进。

  在西方社会,每一次天灾人祸,老百姓只能默默承受,然后舔舐着伤口,可能永远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但是在我们国家,每一次伤痛都是最好的鞭策,让我们国家我们的人民朝前看,朝前发展。

  大洪水过后,国家加快了基建速度,基建的完善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咱们的GDP又以一种更快的速度向上增长。

  刘华能明显感觉的出来,就比如说碳纤维这一项,今年的出口量明显比去年要多的多,而且销售部门每个月都要签单量也比同时期增长了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被咱们国家的企业给买走了,医疗、运动甚至奢侈品等等行业,都开始涉及到碳纤维产品的生产,这是刘华喜闻乐见的。

  咱们不可能永远生产那些低端的产品,势必要踏足一些比较高端的行业,现在这个踏足的时间比想象当中要早好几年,这个结果是很令人高兴的。

  太一重型机械公司,也就是生产发动机的,现在的主要业务已经是汽车发动机了。

  原来他们的发动机只有少数的国内企业才会购买,现在包括魔都大众除了一部分是从汉斯国进口的,其余大部分都是从刘华这里购买。

  魔都大众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所有的发动机都是从汉斯国进口的,后来他们开始准备自己生产发动机,但是工艺水平什么的一直都不是达到最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