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李为舟、周月娘等忽地回头看向垂花门方向,而后就见大忙人李长平领着一队宫人匆匆而来。
为首内侍远远看到李家人,松了口气,李长平则尖声叫道:“三郎,皇上有恩旨,快快备下香案,开中门接圣上恩旨!”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忆昔先帝宾天,奸佞窥鼎,社稷飘摇如累卵,宗庙危若悬旌。值此存亡之际,幸卿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于宫闱变乱中,护朕周全,刀光剑影间,斩杀逆王,此乃擎天保驾之功,再造朕命之恩!更运筹帷幄,定策于朝堂,扶朕践祚,挽狂澜于既倒,拯黎民于水火,此拥立之勋,功高日月,泽被苍生!
今特进封卿为护国公,赐丹书铁券,许世袭罔替。
另有李氏忠臣李长平,赤胆忠心,可昭日月。匡扶社稷,厥功至伟。今赐同进士出身,加封国子监典簿。望卿永怀忠悃,辅佐朕躬,共兴盛世,以慰天地祖宗之灵!
钦此!”
李家众人大喜过望,喜不胜喜!
这一转眼,就从伯爷变成国公爷了!
李为舟接过旨意,李长安则赶紧拿出银子送给传旨太监。
传旨太监哪里敢要,几番推辞,李为舟打量了番旨意后,笑言道:“拿着吧,这是喜钱。”
传旨太监这才敢接手,满脸堆笑道:“国公爷,皇上再三叮嘱奴婢传话,说护国公若得闲了,可千万记得进宫一叙,皇上很想你。太后娘娘也说了,真真想见见护国公,对了,还有国公府的小姐,皇上亲口唤作姐姐,万分想念。还请护国公万万记得,万万记得啊。”
李为舟笑了笑道:“等皇上忙完登基大典再说,他现在不轻松。”
传旨太监都感动坏了,又好话说了一箩筐才告辞。
等一行人走后,李为舟看着神采飞扬的李长平笑道:“大哥,你这官儿,是自己讨要来的吧?”
李长平气急道:“什么话?!我不配?!”
李为舟乐道:“我是说,你封赏那么少,是自己推辞的吧?”
李长平又得意起来,摇头晃脑道:“没错,正所谓得意时不可忘形也。司徒大人亲自找我谈话,说圣上愈加封我为御史台中丞,问我的意见如何?”
李长安惊叹道:“大哥,御史中丞可是大官啊,位高权重!你这都舍得推?”
御史本就是谁都能喷的官,仅次于御史大夫的御史中丞,绝对当得起位高权重了。
而国子监典簿就一混子差事,清贵归清贵,可鸡毛事也不管,毫无权力可言。
李长平道:“我知道那是大官,可我同司徒大人说了,平生只好读书治学,不会为大官,也不愿为大官。请他给我出出主意。司徒大人考校了下我的学问后,就推荐我选国子监典簿这一差事。”
李德隆、曹氏等人不清楚这是什么官,可冯碧梧、齐二娘、赵元芷、张婉懿却很清楚。
真要醉心学问,且有学问的话,应该是国子监博士,哪怕是助教也成啊。
而国子监典簿是负责国子监文书、典籍的管理工作,类似于图书管理员,纯后勤,权力微小,胜在差事轻松……
因此几人面色很是古怪。
李为舟大致同李德隆等隐晦的表达了下这个官职的内涵后,李德隆不怒反笑,高兴道:“好好好,大郎有智慧,有大智慧!司徒大人出的主意也好,是真心为你考虑的。”
李为舟觉得也是:“有紫宸殿率先开口驳斥逆王之功,这辈子圣眷都不会衰微,自然旁人也不敢小瞧大哥。再加上如此高风亮节,拒高官权势,而择无权小官,啧啧,儒家典范啊。大哥以后的日子,不知有多爽利!”
曹氏、罗氏等都高兴起来,然后恭喜起李为舟来:“这就成国公爷了?还是护国公,往日里只在戏里才听说过!”
也恭喜周月娘道:“你也成国公夫人了!”
周月娘抿嘴笑,如果两年后不飞升灵界,她可能还会觉得异常惊喜。
但既然已经知道两年后要走,现在虽也高兴,但已经不至于狂喜了。
郭氏看着喜妹笑道:“要不是你哥哥非要带你走,连去天上都要带着你,我约摸宫里的天子都想留你在宫里,当个皇后娘娘呢。”
喜妹撇嘴道:“我才不去,我要跟着哥哥!”
小猴子哪怕当了皇帝,也是只猴子。
李为舟摸了摸妹妹的发梢后,再度赶人:“都去挑房间,把被褥铺盖都放好,然后来中路上房用饭,我已经让人备好了大席。大伯你们也去,还有大哥、二哥,挑好院子。”
往后就再也不用担心,夜里有一点动静声音,就让人听了去。
李德隆等人自然也觉得喜庆,纷纷同往。
今日可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