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311章 忽悠方孝孺(1/2)

  “你看!”

  齐泰无奈道:“他刚羞辱了我,现在还想羞辱你,欺人太甚啊!”

  方孝孺没所谓道:“我要致仕了。”

  既然准备辞职回家,又何必纠结那么多?只会让自己烦恼,大不了就是被朱允熥骂一顿,然后提出离开。

  齐泰:“……”

  他不甘心辞职,放不下自己的官职,毕竟寒窗苦读,也远没有方孝孺这般坦然。

  只是觉得,人生无望。

  方孝孺很快到了文华阁,躬身行礼道:“方孝孺,拜见皇太孙殿下。”

  说着,他还要跪下。

  “方先生,免礼!”

  朱允熥问道:“方先生知不知道,我找你来,所为何事?”

  方孝孺摇头道:“不知!”

  即使他说不知,但朱允熥也能猜到他心里怎么想,笑道:“方先生一定在想,我们以前是敌人,我把你传来,其实想羞辱你,对吧?”

  方孝孺沉默,心里正是这样想。

  但他不能说出来,只想好好辞职回家。

  朱允熥说道:“我想问先生一句,读书为的是什么?”

  方孝孺说道:“识字,明理。”

  朱允熥又问:“难道不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方孝孺摇头。

  “我认为,读书为的不仅仅是识字和明理。”

  朱允熥说道:“宋朝的张载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闻言,方孝孺有些惊讶地,往朱允熥看去。

  但又不知道朱允熥如此说,想做什么。

  “如果只是单纯的当官,单纯的识字,就是歪曲读书的本意,你说对吧?”朱允熥问。

  “殿下是对的。”

  方孝孺郑重地点头。

  刚才他只是想敷衍一下朱允熥,承认是自己大意了,想不到朱允熥还要把读书的高度,提拔到那么高。

  朱允熥问道:“方先生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方孝孺回过神来,这才说道:“臣想,致仕。”

  尽管刚才的话,让他感到惊讶,但他心里想的依旧是致仕,想离开了。

  朱允熥叹道:“你也要致仕?”

  刘三吾刚走,方孝孺也有这个想法。

  刚才他还在想,方孝孺赖着不走。

  “我不是那种斤斤计较,一定要报复你们的人。”

  朱允熥说道:“齐泰应该找过你来吧?我对他如此,是因为这人能力不行,方先生就不一样了。”

  其实方孝孺,也好不到哪里去,建文三傻之一。

  还是块茅坑石头,又臭又硬。

  只不过,朱允熥想利用方孝孺,来做点应该做的事情。

  故意这样说的。

  朱允熥又道:“方先生有大才,我不会那样对待先生,请问先生,认不认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这句话出自《礼记》,方孝孺这种茅坑石头,对于《礼记》绝对是推崇的。

  “认同。”

  方孝孺很肯定道。

  如果他不认同,还读什么书?

  朱允熥又道:“先生觉得,如今的大明,能实现天下为公吗?”

  方孝孺摇头。

  每一个人,都是有私心的。

  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为公?

  哪怕方孝孺自身也如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朱允熥说道:“我想请先生帮我。”

  让方孝孺和解缙一样,帮他营造天下为公,为未来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做好思想准备。

  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大家慢慢的改变。

  方孝孺疑惑不解地问:“殿下想让臣,做什么?”

  这样看起来,又不像要羞辱他。

  “加入我的大明报社。”

  朱允熥说道:“一起宣传,天下为公,为民,也为天下百姓,为了传承圣人思想。”

  “你要知道,报纸是一种言论上的重要手段。”

  “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看得到的人甚多,我想让方先生利用报纸传道,让天下人都能知道,什么是天下为公,让天下人沐浴圣人思想。”

  “我之所以找先生,是因为先生最合适。”

  他郑重道。

  方孝孺确实很合适,在儒家圈子里面,方孝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如果让他来解释圣人经典,宣传什么是天下为公,为未来的改革做好思想准备,肯定可以感染不少人。

  方孝孺想着报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