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第341章 让我们给钱?不可能!(1/2)

  江南地区的商人,其实都不怎么服从朝廷。

  他们以前是张士诚的人,后来朱元璋对江南地区,尤其是对苏州府的税,收得最重,使得他们天生反骨。

  如果朱允炆还在,那些从南方出身的官员要扶持朱允炆,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对朝廷的印象还可以好一些,但现在是朱允熥掌权。

  他们不服朱允熥。

  沈旺就知道他们肯定会反感,不会服从安排,无奈道:“伍兄,既然我去了回来,你们不乐意,那么你们怎么不自己去?”

  此言一出,他们全部沉默。

  除了不想去,更是因为不敢去。

  就算去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接触朝廷的人,特别是和皇太孙接触。

  说不定连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沈旺又道:“我们想知道朝廷的态度,和皇太孙合作是少不了的,另外,我带回来的报纸和宝钞,有坏处吗?你们谁没看过报纸,谁不喜欢看报纸?”

  提起了报纸,他们又一次沉默。

  报纸的内容确实精彩,他们谁都想看,也谁都喜欢看。

  除了时政和奇闻趣事,还有那些小说,看了就停不下来,每天等着更新,逐渐成了常态。

  报纸反驳不了,但宝钞可以。

  “宝钞就是骗钱的,沈兄糊涂,你也被骗了。”

  一个叫做郭溪的商人,指责说道。

  沈旺解释道:“你们说宝钞骗钱,但现在骗钱了没有?有没有强制你们使用?还有我问你们,使用宝钞,到底方不方便?”

  不强制使用,还特别方便。

  出门再也不用带沉甸甸的钱,银子放在钱袋里,挂在腰间,还很容易被小偷惦记上。

  另外,买东西也不用,动不动就切割银子。

  还不用担心切割的时候有了耗损。

  他们表面上大叫骗钱,不愿意使用,但身体很诚实,看到朝廷在带头用了,其实自己也在使用。

  “不瞒你们说。”

  沈旺又道:“皇太孙殿下正在准备,提高商人的身份,放开商业。”

  “什么?”

  “这是真的吗?”

  其他的商人一听,无不兴奋,眼眸里都有光。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有多低,可想而知。

  尤其在大明,更低了。

  看到他们的惊讶,沈旺微微一笑,又道:“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我从金陵回来,带了什么好消息?”

  张才良说道:“沈兄不要打哑迷,有什么好消息尽管说。”

  他们也都期待地,往沈旺看去,对于刚才对沈旺的质疑和指责,似乎瞬间忘记,想不起来了。

  “皇太孙殿下说,我们以后可以正常出海,再也不用走私,另外海上的倭寇,朝廷的海军负责打击,再也不用给倭寇买路钱。”

  沈旺的话,又让那些商人惊呼出声。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伍宜然不敢相信道:“他能有那么好?”

  他们震惊之余,其实也有几分不可置信,不认为朱允熥真有那么好。

  “你们相不相信,是你们的事情。”

  沈旺说道:“我在金陵,皇太孙对我说的,我相信。”

  其实他还把他们的不法证据,都交上去,如果他们不相信,沈旺觉得这些人一定很惨。

  殿下有的是手段,慢慢折腾他们。

  他还是挺佩服皇太孙,能把一切算计好了。

  赵力强说道:“沈兄直说吧,皇太孙给我们那么多好处,是否想让我们付出点什么?”

  没有付出,哪来这么多好处?

  道理大家都懂,朱允熥给的好处,一定没那么容易得到。

  “当然要有所付出。”

  沈旺又道:“皇太孙殿下说了两点,第一是资源整合,他会来一趟我们江南,把我们全部整合起来,一起出海贸易发展,但我们要听他的命令。”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

  把所有江南地区的商人整合,把利益最大化,再分钱。

  如果可以做到,确实挺不错,要知道海外的市场很大,除了南洋、三佛齐、吕宋等地,还有更远的地方,他们没能开发。

  只有官方才有实力,继续打开更远地区的市场。

  “第二点呢?”

  伍宜然问。

  “第二点,补税。”

  沈旺又道:“把我们过去五年里,出海贸易的商税全部补齐,我们才可以合法出海,以前勾结倭寇的问题,才能一笔勾销,我们……”

  “不可能!”

  话还没说完,就被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