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回鸾

第一百五十一章 传信(1/2)

  “相信。”孙微道,“只要是闾丘颜,他做出什么事我也不奇怪。”

  阿茹仍旧不信。

  孙微道:“当初先帝设法夺回江州,将其变成豫章王的封地,为的就是扼制桓氏。桓氏要打建康,就得过江州这一关。可自从傅诚死去,姚蓉被驱逐,闾丘颜就知道,只要江州防卫得当,荆州的大军就过不了江州。他既不想陪着桓熠送命,却又不能堂而皇之地跟桓熠作对,于是只有寄希望于江州。”

  阿茹想了想,有了些了然之色。

  “故而他给世子送来桓将军,还给王妃通风报信,为的就是给江州添匕首,将南郡公的野心扼杀在江州?”

  “正是。”孙微点点头,“谁能助他成事,他就会帮着谁。”

  阿茹呸了一声:“这贼头,全无忠义可言。”

  “却也不能这么说,”孙微淡淡道,“他只忠于他自己。只要是他想的,必定全力以赴。”

  “王妃倒是懂他。”阿茹道。

  孙微没答话,却想起了姚蓉方才的话。

  ——“郎君与王妃是一类人。”

  她的唇边浮起冷笑:“算是吧。”

  上辈子,自己毕竟是死在了这人的手上。这辈子,她要想胜过他,便只有下功夫了解他。对于闾丘颜这等人,唯有比他自己还了解他,才能稳操胜券。

  孙微深知事态紧急,令田瑛无论多晚也要给宫里送消息,所以一直在丽景阁候着。

  到子夜时分,田瑛的人终于来了。

  武昌确实出了大事。之所以一直没有消息,是因为武昌县已经被围城,消息传不出来。

  孙微闻言,一下站起身。

  竟被围城了!

  武昌县是武昌郡的郡治,有守军五千。只要过了武昌,荆州军就能直逼寻阳。故而武昌不可丢。

  田瑛已经在刺史府召集文武商议对策。

  邓廉继续向孙微回禀:“幸而前两日世子前往武昌巡视时,曾令守军把城外粮仓中的粮食搬到城内,撑上十天半个月并无大碍。”

  孙微却觉得这说法有些不通。

  “桓熠可容得他撑十天半个月。”

  邓廉也皱起眉,只得道:“桓熠此来是奇袭。奇袭者,本就是攻其不备。若不能火速拿下武昌县,荆州军的奇袭也就算败了。”

  “正是。”孙微道,“故而桓熠今夜必定攻城。”

  她想了想,又问:“不知围城兵马有多少?”

  “斥候不曾细数,不过说城外灯火通明,人数过万,并且还有更多兵马正从西边的汝南源源不断过来。”

  “桓氏可曾宣战?他们因何缘由兴兵?”

  邓廉苦笑:“捉拿叛徒桓安。”

  孙微一怔,忽而想起来了姚蓉临走前说的话:

  ——“桓安一事,郎君从未出卖王妃。”

  如今看来,她说的就是此事。

  荆州那边知道桓安来了江州的,只有闾丘颜。姚蓉说这话,是想替闾丘颜撇清关系。

  可若非闾丘颜说的,又是谁透露的?毕竟在江州这头,知道桓安下落的也只有孙微和司马隽,以及几个亲信。

  阿茹道:“只可惜桓将军去了江夏,否则到时可以让他自行出面解决。”

  孙微摇摇头,道:“此事与他无关。南郡公要的,不过一个兴兵的理由。即便没有桓安,也会有别人。当下出了这样的事,桓安一旦在江夏落入敌手,桓熠必会杀他,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那就眼睁睁看着武昌陷落么?”阿茹问,“又或是让田瑛即刻发兵,去武昌与荆州军迎战?”

  孙微又沉吟一番,道:“行军打仗我不懂,此事不可儿戏。我能做的,只有尽量拖延,等到世子回来。”

  “拖延?”

  “方才姚氏说,她今夜宿在何处?”孙微问。

  阿茹道:“在东市里的福来客舍。”

  孙微随即修书一封,让邓廉派人送给姚蓉。

  使者很快回来,向孙微禀报道:“小人到时,那女子就站在门前,问小人,可是王妃送信来了?她似是一直在等着。”

  “嗯。”

  孙微心想,姚蓉那妖女,又被她算中了。

  “她可说了何时出发?”孙微问。

  “王妃吩咐小人转告她,请她即刻出发,她应得十分爽快。小人是看着她走才离开的。”

  孙微颔首,让使者退下。

  阿茹疑惑道:“如此说来,姚氏料到了王妃有求于她么?”

  即便十分不愿意承认,孙微也知道,此番,自己又被闾丘颜摆了一道。

  “不是姚氏,姚氏只是个跑腿的,她不会帮我,是闾丘颜的主意。他必定早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