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回鸾

第七十三章 赠玉(1/2)

  司马隽打量回来复命的部下,看其一身狼狈,想必不妙。

  果不其然。

  他们在岸边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崔泮,可又是那个女子出手,将他们击退。待他们商议好对策,预备将那二人团团为主,而那个女子和崔泮都不见了。

  “那女子不知从哪里寻来了船,将崔泮带走了。”

  至此,线索断了。

  待太子登门造访,司马隽和褚越一道将事情回禀,太子却并无愠色。

  “幸而崔泮的供词已经呈上,还有程瑜在押,否则又要被王磡翻供了。”

  确实如此,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

  “程瑜和那些叛将,太子打算如何处置?”司马隽问。

  太子道:“我昨日与章肃商议过了。程瑜既然抓回来了崔泮,戴罪立功,死罪便免了。至于其他叛将,不但要按律判处,且要重判,以儆效尤。详细情形,等章肃发还廷尉,由廷尉定夺吧。”

  这与司马隽所想大致相同。

  他想了想,道:“经过这番事端,太子还预备去东海么?”

  “不去了。”太子道,“已经耽搁了几日,朝政恐怕堆积如山,我放心不下。再者,还要押着王治把北府都督的令书办了。后头的事情还多着呢,不可松懈。我昨夜琢磨着,不若你代我去吧。你没有官职在身,不必急着回去。再者,继妃还要替太后祈福,总不能让她独自前往。”

  司马隽蹙眉:“太子祭祀,我如何能代?”

  “那祭祀,我后来想,恐怕是个幌子。”太子道,“不过是王磡诓我走一趟京口,当着我的面演一出兵变。如今,此事已经传开了,父皇和太后说不定已经知道了。与之相较,祭祀算不得大事。我若不回京坐镇,焉知王磡又要生出什么事端来?故而你还是替我走一遭,我自有旨意给你,你照办就是。”

  走一趟倒是无碍,可一想到鲁氏,司马隽心中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褚越在一旁看着,笑了笑,道:“臣也以为,世子该走这一趟。世子近日才狠狠地得罪了王仆射,还是暂缓回京,避其锋芒才好。”

  “卓竞说的对,这是就这么定了。”太子说罢,四下里看看,转而问:“对了,怎的不见继妃?自从到了京口,我还未与她说上话。说起来,我该好好谢她才是。”

  内侍随即去传令,召孙微入见。

  待孙微过来,太子看着她,露出笑意。

  “我方才过来之时,经过园子。不想这宅子虽地处偏僻,花倒是养得好。”太子道。

  褚越谦道:“殿下过誉。”

  太子又看向孙微,道:“我想到花园里走走,再向王妃请教阴阳家的学问,不知王妃可愿意赐教?”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司马隽和褚越不必跟去。

  孙微看了看司马隽。

  他没看她。

  “殿下有召,妾喜不自胜。”她行礼道。

  太子颔首,起身来,令摆驾花园。

  褚越看着二人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不寻常。”他道。

  “什么不寻常?”

  “一个男子独邀一个女子去散步,这事情就不寻常。”褚越道,“继妃若不是长辈,这可就有文章了。”

  话没说完,他的伤腿被踢了一下,褚越疼得嗷嗷直叫。

  “莫乱说话。”司马隽冷冷道。

  ——

  院子里林木繁茂,蝉鸣阵阵,倒显得院子里格外僻静。

  一阵夏风拂来,太子的衣袂飘逸,颇有几分秀雅出尘之态。

  他温声道:“我与王妃相识不久,但好似已经共同经历了许多。想起那日在静院,王妃自告奋勇,说要随驾同行,替我破解凶兆,一切仍历历在目。”

  孙微垂眸道:“那时不过情急之举,让太子见笑了。”

  “王妃过谦了。”太子莞尔,“我昨日一直在想,幸而当时应了王妃,并设法让王妃同行。若非王妃迎难而上的勇气,北府今日已经易手于他人。王妃替我挡住一场祸事,如今想来,有些感慨,甚至有些感动。”

  “妾不过尽人事,并无多少功劳。”

  “王妃不懂。”

  太子停下脚步看她,正色道:“我身为储君,每日独自面对朝堂的腥风血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似王妃这般替我遮风挡雨,让我有了片刻的安宁的人,乃凤毛麟角。我又如何能不感动?”

  他的目光温柔,仿佛一字一句皆是真挚。

  孙微低下头,错开了目光,可实现反倒落在太子白皙的手上。

  他的掌心躺着一枚玉。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王妃手下。”

  孙微知道赠玉这一举动并不平凡,当即辞却:“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