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代1979!

第45章 体验作家生活

  萧岱刚把“采用”两个字写在稿签上。

  “萧编,”许成军往前凑了凑,“这稿子……真不用改?”

  这话一出,编辑部里的蒲扇声都停了。

  孔柔手里的搪瓷缸差点磕在桌角,邬锡康从翻译稿里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小伙子没被退过稿?”

  许成军挠挠头:“《谷仓》改了七遍,昨儿在火车上还梦见李编拿红笔圈我稿纸呢。”

  李晓琳“噗嗤”笑出声,藏青色工装裤的裤脚扫过地板:“合着你盼着挨改?小许老师这癖好挺别致。”

  她把稿纸往许成军面前推了推,“你这《试衣镜》的影子造反写得野,改了反倒没那股劲了。生猛河鲜,清蒸最鲜,多放调料反倒腥了。”

  许成军盯着稿签上的“采用”二字。

  三秒后,他突然垮下脸。

  “那……”他搓着手指,“既然不用改,那还能住编辑部的免费招待所不?”

  这话把满屋子的编辑都逗笑了。

  适当的玩笑话容易拉进距离,当然是你有实力的基础上。

  这不,现在的气氛可比他刚来的时候融洽多了不是。

  孔柔笑得拍桌,搪瓷缸里的浓茶溅出来:“小许老师,刚还谈魔幻现实主义,转头就惦记招待所?”

  “可不是嘛,”

  许成军理直气壮得很,“也不是惦记,这不是为了体验作家生活么!”

  好个大言不惭!

  李晓琳捂着嘴笑:“你这账算得比算盘还精。合着我们不用你改稿,倒成罪过了?”

  其实这年头新人作家哪有不改稿的。

  一个原因是你没资历,没资历你的文字就没有底气,稍微出格就是你写的东西有问题。

  而一旦你有了一定名气,成了资深作家,你出格一点也自有人为你背书。

  这就是写《谷仓》和《秤星》带来的好处。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作家初期会沉迷华丽辞藻,叙事多是线性叙事,作品不够成熟。

  海明威不说了嘛:初稿都是狗屎,重要的是你愿意为它铲屎、重塑,直到它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拿讯哥儿举例子,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初稿中用大量文言文句式夹杂白话,读起来晦涩拗口。

  改稿时删掉了所有生僻典故,用极简的白话营造出“吃人”的惊悚氛围

  最后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所以你看,连中国近代文豪讯哥儿都得改,何况一般作家呢。

  是吧,余华老师!

  说起来余华的成名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也惨遭退稿!

  编辑评语是:叙事混乱,人物动机不明。

  而新人作家许成军前世可是练习了15年的中文系练习生。

  文字和叙事结构稳得住,也冒的出尖。

  就见李晓琳转头冲萧岱挤眼睛,“老萧,咱编辑部那间堆杂志的储藏室,要不收拾收拾?铺块木板就能睡。”

  萧岱故作严肃地敲敲桌子,红蓝铅笔在指间转了(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