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拼夕夕在40

第44章 英国人拿夏国人实验?(1/2)

  比起这些科学家,军工人才,乡民们的反应也是剧烈。

  他们不懂科学,却不妨碍把太阳能灯理解为仙法。

  八路军太阳都能用来点灯,看来鬼子离死着滚出夏国也不远了。没听说吗?最近打了好多胜仗,鬼子暂时都不敢动了。

  战士们跑遍了周围的村子,给村里安装上了大灯。这样大家晚上学习就方便了。而且,都装在村里最大的屋子里,平常不开课的时候,大家还能去有灯的地方做做手工啥的。

  就在太阳能灯进村的同时,鬼子与386旅其他团又交上了手。

  旅部用无缝钢管造了一些81迫击炮,再加上没良心炮和飞雷神炮,战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鬼子也纳闷。

  附近的386旅火力怎么一下子变这么猛了?而且更有不少士兵描述,子弹打在八路军身上打不穿。

  这在说什么浑话?

  其他团虽然没换上迷彩服,但防弹背心却都穿上了。任何战争,老兵都是相当珍贵的存在。其他东西可以省一省,但能保护士兵生命的东西却不能省。

  因此其他团最近也换装了。

  防弹背心、头盔、高帮鞋、锰钢开山刀、兵工铲……

  开始大家都没意识到陶瓷板的防护是有多吓人。这一切都是跟鬼子交战后,逐渐发现的。

  然后就不得了了!

  这样好的东西得全部换装!

  因着有了这些东西,八路军这边的士气异常高昂。

  现在打仗,不但火力比以前猛了,吃的也好了。

  那个被安玉吐槽难吃的压缩饼干成了战地上战士们最喜欢的食物。

  高糖、高油,吃一块下去,喝点水就相当饱了。这样的好东西难吃?说这话也不怕造孽哦。

  最关键的,现在受伤了,也有消炎药了。那消炎药效果不是一般好,以前好多需要截肢的战友都保住了肢体,都活了下来。

  现在旅部医院内还有一种涂抹的局部麻醉膏,没麻醉药效果那么好,但总比以前硬扛好多了。

  386旅这边士气高昂,日军那边就有些低落了。

  第四旅团第六联队里,东三四郎阴沉着一张脸,将手里的报告扔到桌上,骂道:“八嘎!要不要看看你们都写了什么?!八路军身重四枪,全部打在胸口都没死?!”

  参谋长小田一郎道:“联队长阁下,这份报告是采集了多人的说法,我觉得有一定的可靠性。”

  “八嘎!”东三四郎怒道:“难道你要告诉我那群支那人忽然有了魔法吗?中四枪都不死?!”

  “哈衣!”小田一郎神色一凛,“我会再好好调查的!”

  “八路军的火力问题搞清楚了吗?到底从哪搞来这么多重火力?”

  “回阁下,我们调查过了,但目前没有查出任何线索,证明有人在给八路大规模运送物资。”他顿了顿,“而且,以我们现在的封锁,也不可能有重火力被运过来。”

  “奇怪。”东三四郎摸了摸下巴,“离着我们最近的386旅最近火力变得非常猛,就算能运输进来,谁又有这么大的财力?”

  不是东三四郎小瞧八路军或这个时代的爱国商人,而是这年头,军火已是天价了。他不觉得在他管控的这片区域内,谁有这么大的财力。

  不,不是光是他这里,便是整个华北都不可能。

  “比起这个……”

  小田一郎呈上一个盒子,打开后道:“或许这个东西我们更要注意。”

  “这是什么?”

  东三四郎拿起盒子里的小瓶子,看了好一会儿,蹙眉道:“青霉素?这是什么?”

  “这个是我们从一个支那商人身上搜出来的。据说,是国军卖给他们的消炎药。”

  “消炎药!”东三四郎直接站了起来,“这不可能!”

  身为军人,他太清楚消炎药对于战争的意义了。他们在各关卡,封锁线上都是严查药品的,连中药材都不让过。

  但眼下这块地方出现了消炎药,国军甚至能卖给商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军弄到了一批消炎药!

  “阁下,这药一共有2瓶,根据那个商人说法,他是用了10根小金条,也就是支那人嘴里的小黄鱼……他用10根小黄鱼换了2瓶这个消炎药,而就这么一点点粉末可以稀释80针使用。”

  “什么?”

  东三四郎惊呆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点点粉末可以稀释出80针消炎药?”

  “属下做了调查,这个青霉素是英国人弗莱明发现的。他十几年前在《英国实验病理学期刊》上发表了青霉素的发现。”

  东三四郎眯眼,“难道是英国人搞鬼?他们发现了这个东西能消炎?这是拿来在支那人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