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飞轮海开始

第367章 唱片业的寒冬(1/2)

  事实上,吴焯没参与到小分队的ep宣传中,的确并未影响到这张唱片的销量。

  这张直接以小分队名字《Fahrenheit——Foreign》定名的唱片发行后。

  第一周,便在全亚拿下了一百三十万的销量。

  以绝对的优势空降当周亚洲销量榜冠军。

  同时,在各国各地区的销量榜上最低也是第三名。

  当然,有一说一,首周一百三十万的数据与吴焯上一张专辑的数据是不能相比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今年过来,全球范围的唱片市场再次迎来了萎缩。

  盗版VCD的猖獗,以及影响传统唱片业最大的网络音乐市场的逐渐兴起。

  这让全球各地区的传统唱片市场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与电影票房市场一年比一年高不同。

  今年的唱片市场相比去年再次迎来锐减,同比减少将近百分之二十左右。

  整个市场的减少,不可避免的给所有歌手的唱片造成影响。

  像吴焯等知名歌手还算好的。

  对于那些不知名的,二三线歌手来说,唱片业的寒冬才是真的难过。

  光是今年一年,全球范围就有大量唱片公司因为唱片市场减少的原因,内部裁掉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并且减少了唱片的发行数量。

  其他就不说了。

  就说吴焯最了解的华研唱片。

  华研唱片去年的时候算是吴焯的,其他如she、以及二三线歌手,唱片制作发行数量不低于三十张。

  到了今年,唱片发行数量直接锐减到了十七张。

  这还是华研。

  众所周知,华研唱片因为吴焯唱片血赚的原因,它是乐坛当前时分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连华研唱片都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公司就更不用说了。

  像滚石,当年多么风光的一家唱片公司。

  到了现在,已然快到了日薄西山,查无此公司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便是唱片业寒冬的来临。

  市场的萎缩,导致唱片公司发行的很多唱片都是亏损状态。

  这让大多数唱片公司都承受不起这种亏损,最终不得不缩减唱片的制作数量。

  而事务都是有连锁反应的。

  唱片公司减少了唱片制作数量,这便不可避免的让一些二三线歌手的唱片计划被砍掉。

  也就是说,一些二三线歌手直接出现了出不了唱片的情况,最终只能选择退出歌坛,亦或者转战其他行业。

  不仅是二三线的歌手,唱片业寒冬对那些幕后的工作人员的影响同样如此。

  很多前几年写歌写到手软的作词作曲人,突然间就接不到邀约了。

  没办法,唱片制作减少,自然而然的,需求也就少了。

  往年唱片大赚的时候,唱片公司几乎是天天在向创作人邀歌。

  现在的话,他们自己的曲库可能都用不完,自然不会再去邀歌。

  而这造成的影响便是,大量的音乐创作人因为没有邀约,不得不开始从事其他行业,彻底退出乐坛。

  吴焯是活了两世的人,他对国内乐坛的巅峰期与寒冬期算是比较了解的。

  前世,从10年开始,国内的传统唱片行业便算是彻底死去了。

  而那个时间段,新的网络音乐渠道市场又还没有取代传统市场。

  这直接就导致出现了一个真空期。

  10年到15年这五年属于绝对的乐坛寒冬。

  传统唱片没人买,网络唱片又被免费冲击的严重。

  这段时间里,大量的从业人员直接面临着失业风险,不得不去做其他行业。

  事实上,后世的观众们说国内的音乐越来越差了,这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国内的音乐作品质量的确是出现了严重下滑。

  原因嘛,自然是没有唱片公司愿意花钱去制作唱片了。

  资本是逐利的。

  在唱片专辑赚不到钱的情况下,除了发烧友,资本是不愿意把钱投进这个行业里的。

  原本的资本撤离,新的资本又不进来,没有钱,就没有人愿意花功夫去好好写歌。

  没有人好好闭关去认真写,自然的,市面上就好歌难求。

  其实国内的音乐市场也不是一直属于寒冬期。

  16年以后,国内的音乐版权制度逐渐完善,网络市场也发展了起来。

  按理来说,国内的音乐市场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发展期的。

  可惜的是,莫名的,这个市场就走歪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