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从六道杠开始进步

第四百四十七章 风雪载途(1/2)

  “八连和一营立即往回撤!”

  “只怕来不及了。”

  “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伊堡一侧海拔三千八百米左右的区域,往回越过山口是上坡路,就算是晴朗的天气起码也要走半天多!”

  “而山口海拔四千多米是暴风雪的重灾区,一旦被暴雪困在山口处……。”

  后续的话没有说完,但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什么。

  “可现场那么多伤员,更有不少人出现了高反情况,一营和八连不能继续待在原地,必须尽快下到低海拔区域去!”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必须让他们往南走……。”

  往南?

  深入伊堡国内控制区?

  那事情就更大条了。

  “立即把这个情况通报给兵团部,请求指示。”

  “另外告诉所有的救援队伍,立即撤回!”

  孙主任少有的有些烦躁的皱起眉头。

  “我怕兵团的指示最后还是让他们强行撤回来……。”

  让人窒息的一个多小时过去,兵团的回复下达到了师部。

  出乎他们的预料,兵团这次的指令居然是同意让一营和八连继续南下。

  甚至京城那边已经紧急联系了伊堡,获得了对方的许可。

  准许八连和一营在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换上对方的衣服,下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休整。

  “这、这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啊!”

  看着庞光头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政委懒得理他急忙通知电报员给山口那边发报。

  “将兵团的指示原封不动的转告给八连和一营。”

  “让他们务必遵照对方的安排行动,路上尽量不要开口说话,也不要换衣服!”

  “鉴于一营长和一营几个连长都处于伤病员状态,让张宝根暂时负责所有事务。”

  孙主任在旁边点点头,解释了一句:“一营长他们都是战斗部队出来的干部,对于外交方面事务极为陌生,而由京城培养出来的小张出面负责这次行动,才是最佳的安排!”

  ……

  捧起手心里的雪花,轻轻倒在美人儿的头发上,引来两颗好看的白眼。

  在接到师部的电令后,张宝根通过翻译和伊堡的人商量一下,所有人分批向南坡低海拔的区域转移。

  一营搭载自己的车辆和伊堡人第一批离开,由八连负责将一营的营区和设备进行封存,然后带着翻译往南坡走。

  不是一营的人不想断后,而是他们现在的情况很糟糕,必须得到及时的救治和休息。

  宝根带着人简单封存了一下营地和设备,再把一营的武器装备打包装车,趁着雪花还不大的时候便匆匆南下。

  他们的目标是一百公里之外的罕萨河谷,那里的海拔大约有2500米左右,是个不错避雪区域。

  八连的知青们本以为昆仑公路是他们见过最烂的山区道路,直到他们见识到了伊堡这边的山道。

  纯粹就是牛马踩出来的小道。

  卡车大幅左右摇晃着,仿佛下一秒就会倾倒坠入深渊。

  好在张宝根和唐向阳的技术不错,平安带着大家越过了最为危险的冰盖区。

  八连撤退的速度不慢,暴风雪就追在他们的屁股后面。

  坐在后头那辆卡车车斗里的知青们甚至能看到追着卡车屁股跑的雪花和天边翻滚的铅云。

  开出两个多小时,张宝根他们遇到了一队准备从哨卡撤离的伊堡士兵。

  七八个伊堡士兵蹦蹦跳跳的对着卡车挥舞双手,生怕卡车不理会他们。

  坐在张宝根副驾驶的翻译认识领头的军官,于是这批士兵得以爬上了两辆卡车。

  可当他们爬上车后便立即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穿着自己军服的家伙居然都是兔子!

  士兵们很明智的选择了视而不见——上头大人物们的事情他们可不敢过问。

  沿途一共有两个伊堡的哨所,都得到了下山躲避暴风雪的指令。

  也就张宝根心善,让他们都搭上了顺风车。

  车斗里挤点无所谓,正好热乎。

  下坡路比上坡路好走,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车上的军官说两辆卡车距离罕萨河谷只剩下二十多公里的距离。

  这里的路况比上面好了太多,张宝根甚至还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喝口热乎的。

  前面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检查岗。

  七八个伊堡士兵散落在四周,领头的对着卡车打出了停车检查的手势。

  挤在驾驶室里的哨所军官抬头看了一眼前方,偷偷的呸了一口。

  “这些山下的家伙吃的可真好,闲的没事就会刁难我们这些守山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