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17章 远橙的三驾马车(1/4)

  远橙车间

  流水线上设备的轰鸣声在厂房里回荡,带着一股新设备和锂电物料的混合铁锈气味。

  陈默大步流星,身后跟着刚从深城实验室“进修”回来的刘继平,以及他新挖来的实验室大牛柳明侦。

  他的目标很明确,BTD工程师支援的第二条中型产线,这是他预留来生产MOF-蜂巢电池的新产线。

  远橙总经理许明远满面春风地迎上来。

  “陈总,您可算来了!看看这条线,改造得差不多了!”

  自远途被陈默收购改为了远橙之后,他不再为公司的现金流发愁了。

  远橙如今可是今非昔比了,不仅获得了陈默大手笔的1000万的注资,还从BTD用专利交换了两条价值8000万的中型产线,前段时间还拉来雷布斯入股。

  如今在许明远的努力下,远橙步入发展正轨,他也彻底打消了回北美的念头,等过段时间公司稳定了,就把妻儿老小接回来。

  “陈总!宁得那边一周前,突然暂停橙子1的电池代工,我们当机立断调整产线。”

  这并不奇怪。

  起初,宁得在林老师牵线下,是最早接触橙子科技,却因一个区区产线经理的“慢待”,导致陈默负气离去。

  转折点出现在BTD收购远途时——BTD连总一打听对手橙子的底细才发现,对方手里居然攥着氮化物固态锂电池专利这么一个惊喜。

  要知道BTD正研究动力电池呢,这动力电池最优选的一款固态电池路径就这么出现了。

  于是两人一合计,产线换专利,氮化物固态电池路径专利两年的独占权已归BTD。

  橙子科技与BTD,这下直接已经成了没结盟的盟友。

  两年啊!宁得不敢赌BTD在两年内搞不出实用化产品来,一旦实用化的氮化物固态电池落地,其国内电池龙头地位将受威胁。

  于是,曾总三顾茅庐拜访江教授,双方冰释前嫌,宁得正式转向“钠离子”固态电池路线。

  作为战略决心调整的一环,宁得突然停止续签橙子科技的气态锂电池代工订单,直接断供。

  好在远橙及时顶上:通过增产自主产能,解了橙子科技的燃眉之急,防止供应链突然中断的风险。

  许明远指着流水线,语气平静却带着专业底气。

  “这条原本规划MOF-蜂巢电池的中型线,现在转产800mAh/3.7V的MOF气态锂电池,日产能稳定在8万组,算是解了手机端的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台设备未启用的结构组件,这都是预留兼容接口。

  “陈总!我们对产线的兼容性还做了预留,雷总明年新机的电池规格,这条线也能承接。”

  陈默脚步一顿,目光扫过忙碌的生产线,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蹙。

  自己已经明确告诉过对方要预留生产新构型电池的这条线.被挪用了?

  而且,许明远居然连招呼都没跟自己打,就这么擅自做了决定?

  这花了这么多的钱绝对控股控控了个寂寞,一股被架空的不爽感倏地涌上陈默心头。

  当初在尼采会议室首次商业谈判竞价成功时,他无师自通形成的强大气场,至今仍有威慑力。

  陈默突如其来的压迫感,让许明远不自觉垂下眼皮,却见对方很快又调整过来,语气平淡无波。

  “许总,应急处理做得不错,确实该优先保障橙子手机的供应链。”

  不过接下来,他话锋陡然一转,眼神如刀般剜向许明远:“但我之前交代预留的MOF-蜂巢电池产线呢?你准备怎么处理?”

  许明远抿了抿发干的嘴唇,早有预料般的连忙指向旁边的小型产线。

  “陈总放心!趁着BTD工程师还在,我已经让他们改造了原本的小型线适配MOF-蜂巢构型(920mAh/3.7V)。”

  接着,他又低声解释道:“现在橙子2还在规划中,不如先用小线囤货,也能把远橙的产能利用率拉满,一点不浪费。”

  “哦?”

  陈默挑眉,这许明远动作够快,理由也冠冕堂皇,他还找不出什么错来发难。

  他盯着对方那张“一切都是为公司着想”的脸,沉默两秒后扯出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行啊!许总,真是有劳你费心了!”

  这话听似夸赞,尾音却带着些许冷淡。

  许明远笑容不变:“应该的,陈总!”

  他心底却在飞速盘算:

  这次先斩后奏,借着宁得断供橙子手机的电池的机会,光明正大的试探了这位年轻老板的底线,还小小反制了一下对方。

  果然曹公公说得很对,人一吃饱了就有无数的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