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40章 橙子1Q的诞生(2/5)

>  TOP7——中星

  销量:176万台(连通定制,WVGA屏)

  评分:81分(主要加减分项:屏幕+4,性能-6)

  TOP8——绿机

  销量:120万+(2000mAh电池+高桶枭龙芯)

  评分:80分(主要加减分项:续航+4,适配-6)

  TOP9——酷哌

  销量:255万+(金属机身+Andraid2.1,鱼动、连通定制机)

  评分:79分(主要加减分项:做工+7,系统卡顿-6)

  TOP10——朵维

  销量:102万+(4.2英寸大屏+极薄设计

  评分:78分(主要加减分项:市场定位-5,颜值+3)

  陈默看着橙子1手机,排在第五的位置,以及那个相对中肯的85分,心情有些复杂。

  王格虎现在还没被厂商充值,这评价算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橙子1的市场定位和优缺点。

  虽然他心里觉得橙子1在有限的成本下已经做到了极致,但硬件上的差距确实无法忽视。

  视频的末尾,王格虎还不忘调侃一下“智能机之耻”。

  “至于为什么销量爆炸、电视购物广告铺天盖地的‘尼采1’没上榜?”

  王格虎耸耸肩,露出一个“你懂的”表情:“电阻屏它真的很难算‘智能机’啊,兄弟们!以上就是咱们这期测评的是智能机TOP10!”

  陈默轻笑一声,最小化了视频窗口。

  尼采不算智能机?

  快了,等明年橙子2出来,尼采2这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也该登场了。

  他随手翻看着桌面上几份国内主流的科技、手机报刊,不出所料,关于橙子的报道依旧是一片空白。

  但有趣的是,好几份报纸的科技版块,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大篇幅报道“气态锂电池技术”,重点却是——北美出现了该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据悉,北美市场近期出现了一款名为‘平果伴侣’的配件产品,其核心创新在于应用了气态锂电池技术,解决了智能手机的续航痛点

  这标志着西方气态锂电池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成熟阶段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气态锂电池技术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种花家的实验室,为何却是北美率先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应用?

  是我们的产业化能力不足,还是技术转化的环境存在障碍?还是我们的”

  陈默看得直翻白眼。

  这些常年收受恩吉鸥组织资助、标榜“开放性”的南方系媒体,双标玩得真是炉火纯青。

  老美那边刚有点风吹草动,立刻摇旗呐喊,歌功颂德,自家技术突破,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阴阳怪气地质疑。

  还不禁要问,为什么不是我们最先实现商业化?

  远橙:真就睁着眼睛说瞎话,那我特么是干啥的来着?

  这些开放性媒体不需要调查,说一千道一万,只管输出最终答案,最终回到体质不行的结论。

  自08年金融危机后,鸥元强势崛起,老美和老种短暂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复婚蜜月期”,我缺钱你缺货,我输出通缩你输出通胀,高血糖的鹰酱遇到了低血压的兔子,金融资本和制造业各取所需。

  你做你的经融帝国,我做我的工业克苏鲁,这时候老种和老美定位互补,珠联璧合,关系还不错。

  老美全球经融潮汐收割全球的时候,还不忘拉上老种,给喂几个矿和工厂,补全了最后的全工业种类短板。

  投桃报李,那些年,老种买了好多债,成为它的第一大债主。

  现在这些南方系媒体可以明目张胆的受资助,屁股自然也就歪得更厉害了。

  “北美商业化?充电宝吗?”

  陈默捕捉到了关键信息,脑中灵光一闪:“对啊!橙子自己也有气态锂电池技术,为什么不能搞充电宝,智能手机出现以后,这可是个每年一百多亿的新兴市场呢!”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进!”

  王凯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神色沉稳。

  他刚刚从市调组的工位过来,蜂巢环形工位上,他那个偷偷玩他Q版锦衣卫果粒摆件的“表妹”小全,正苦着脸赶作业,明天要收假了。

  “陈总,北美那边的具体情况,我们人手有限,还在想办法查,但关于‘平果伴侣’的来历,基本弄清楚了。”

  王凯将文件夹放在陈默桌上。

  “哦?说说看!”陈默来了兴趣。

  “您先看看个视频,就大概明白了!”

  王凯走到电脑前,熟练地输入了一个此时很小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