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在封装壳内壁雕刻出复杂而坚固的支撑结构,确保在更高压力下,气态锂能被牢牢束缚在蜂巢格子里,不会因外壳形变而泄露。
“陈总,CAD工程图已经优化到极限了,但10微米级的刻蚀精度稍有偏差,结构强度就不达标。”
柳明侦指着电脑屏幕上放大的三维模型,眉头紧锁。
“我知道风险!”陈默眼神凝重:“一个点刻蚀不到位,外壳在高内压下就可能产生微裂纹。”
泄露的带电锂聚合物气体接触空气氧化,瞬间释放的热量高达40℃,相当于女生洗澡的舒适水温,但足以让皮肤敏感的男生感到明显灼热发红
嗯!陈默认真的表示,气态锂电池对于男生来说,还是相当的危险。
其实最大的麻烦是,一旦泄露,整块电池内部的气态锂会迅速氧化成一种类似气凝胶的大分子聚合物,彻底报废。
至于锂金属回收?
那更是想都别想了,成本比造新的还高!
柳明侦哭笑不得的接着补充。
“唯一的‘好消息’是,经过我们的初步分析表明,这种氧化产物属于类纤维素、类木质素的大分子聚合物,理论上人体无法吸收,误食的话.大概能促进肠道蠕动,充当‘膳食纤维’?”
陈默嘴角抽了抽:“这种‘优点’,大家还是烂在肚子里吧,最好远橙永远不要拿这个东西当卖点宣传!”
他可不想某天看到新闻标题:《震惊!远橙电池泄露,用户误食后竟治好便秘?》这画面太美不敢想啊。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调试、失败、再优化,最终,在超高精度激光刻蚀机稳定运行下,第一块2级增压气态锂电池成功封装!
YC-2.0(2级增压):
质量:25克。
电压:5.0V±0.25V。
电容量:1720mAh!
成本:162元(约为液态锂电的5倍)!
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气态锂电的能量密度再次大幅提升!
远橙的气态锂电芯型号体系,也随之明确:
第一代:YC-1.0(800mAh,5.0V)
第二代:YC-2.0(920mAh,5.0V)、YC-2.0.1(2000mAh,5.0V-支柱产品)
第三代(当前实验室研发品):
YC-1.0(1级增压):1380mAh,
YC-2.0(2级增压):1720mAh,
至于理论上,3级增压能达到1980mAh的
陈默看着实验室角落里,那台需要专人伺候,一天也做不出几块样品的纳米级激光刻蚀原型机,摇了摇头。
量产3级增压?
梦里啥都有!
现在国外适合大规模量产的纳米级激光刻蚀设备卡脖子,是远橙当前绕不过去的大山。
既定的1级、2级增压技术研发目标达成,陈默将一份详尽誊抄系统的“量产工艺指导方案”交给柳明侦。
“柳师姐,接下来指导小线试产的重任交给你了!”
陈默神色严肃:“特别注意!现在第三代电池必须在外部高压反应釜完成预充电和汽化,注入的是高度活跃的‘带电锂聚合物气体’,易燃易爆风险极高!”
“产线上,必须建立单独的Ex(ia)ⅡCT6级别防爆室,里面实现全自动化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带电带压的时候进入,安全问题永远是远橙不可触碰的红线!”
柳明侦有些诧异:“陈总,根据我们测试,泄露氧化最高温才40度,达不到T6的严苛要求(T6要求表面温度≤85℃),而且气体本身无毒。”
最终,柳明侦认真的看着陈默,给出自己的建议。
“其实用ExdⅡCT4标准(T4要求≤135℃)的防爆室足够了,成本能省下50多万每间。”
陈默毫不犹豫地摇头,语气斩钉截铁:“安全面前,没有‘足够’的说法,只有‘绝对’,T6级别是给潜在意外留足冗余空间!”
真要省那几十万?
万一出事,那用多少个亿都填不平!
“记住,只有1在前面,后面的0才有意义,按最高标准来做,钱不是问题!”
柳明侦感受到陈默话语中的分量,郑重点头:“明白!安全第一!我联系华蓉防爆,他们是国内顶尖,经验丰富!”
“好,后续资金和产线协调,我会跟许总和刘师兄打招呼,让他们配合!”
陈默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走出实验楼,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
陈默眯着眼,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