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62章 展会黑马橙科(3/4)

抱太大希望:“这可是种花的工博会,那些真正的核心技术,国际巨头怎么会轻易亮出来?”

  在这里找到能满足温尼克总裁要求的、精度在0.001°/h到0.0001°/h的超精密陀螺仪供应商?

  简直是天方夜谭!

  作为阿斯唛(ASM)长期负责在鸥美寻找顶尖供应商的资深考察者,对于种花,他骨子里始终带着一丝技术优越感。

  保罗站在入口处,看着《参展指南》上的展位图,一时有些无从下手。

  这时,一个清脆的、带着点努力字正腔圆的女声响起:“Hello!CanIhelpyou?(你好!需要帮助吗?)”

  保罗抬头,看到一位穿着“小蓝衫”、笑容明媚的东方女孩(小雨)站在面前。

  他有些惊讶,这女孩看起来和他女儿艾丽差不多大,英语却相当流利。

  这与保罗来之前,从某些鸥美媒体上获得的关于种花的刻板印象——贫穷、落后、封闭,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深城机场的现代化景象再次浮现在他脑海。

  “是的,谢谢!”保罗收起轻视,礼貌回应:“我对精密部件特别感兴趣,比如高端陀螺仪,能简单给我介绍一下这个展馆吗?”

  “当然!”小雨眼睛一亮,自信地开始介绍:“W1馆聚焦工业自动化!您会看到世界知名的巨头,如得国的桶快和霓虹的发哪科在这里展示尖端技术!”

  她引导保罗来到桶快的展台,一台激光切割机正在精准操作,火花飞溅中,一块钢板上迅速呈现出清晰的“工博会”中文字样,引得观众阵阵赞叹。

  接着是发哪科的展台,一台灵活的机械臂正模拟调酒师的动作,流畅地摇晃着调酒壶,引来一片掌声和拍照。

  保罗看得频频点头,这些国际巨头的技术确实精湛。

  最后,小雨带着一丝自豪,将保罗引到一处相对朴素的展台前:“这是我们国内工业研发的一个亮点--京城大学机电学院自主研发的首台国产‘工业母机’!”

  只见一台看起来有些庞大笨重的数控机床正在工作。

  随着指令下达,锋利的刀具在一个金属工件上精准切削。

  不一会儿,一个独立的、结构精巧的“工”字被完整地切削下来。

  小雨获得了给外国友人展示的机会,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这个“工”字,将其放到第二个被切削下来的那个“工”字凹槽里。

  令人惊叹的是,它竟然严丝合缝,几乎看不到一丝缝隙!

  把第二个凹槽工件放到气密性比较好的胶垫上,小雨用镊子再次把“工”字取出来放上

  小雨示意保罗轻轻按压,甚至能看到“工”字下方的空气被压缩产生的细微反弹!

  “哦!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度!”保罗这次是真的感到惊讶了,他俯身仔细观察,对这台“种花制造”的工业母机刮目相看。

  “这种加工精度相当了不起,尤其对于你们来说!”

  保罗承认,种花在基础制造领域的进步速度远超他的想象,然而,这份惊讶并未彻底改变他的核心目标认知。

  看完京大工业母机的展示,保罗对小雨真诚地道谢。

  “非常感谢你精彩的导览,小姐,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但他内心依然笃定:像阿斯唛需要的、那种用于下一代EUV光刻机核心稳定系统的、精度达到0.0001°/h级别的超精密陀螺仪

  这种真正的高精尖货色,绝不可能出现在种花主导的一个普通工博会展台上,更不可能来自一家种花的公司。

  他的目光扫过展馆深处那些国际巨头的豪华展台,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

  保罗告别了小雨,漫无目的地沿着主通道向展馆深处走去,目光扫过一个个或宏大或精致的展位,寻找着可能的目标。

  天钿、东之、TDK、发哪科、桶快、茜门子、ASC都是鸥州和霓虹厂商为主,并没有北美厂商参展。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沃尔夫条款,就规定了北美的高精密陀螺仪不可能进入种花,甚至是看也不行!

  毕竟竖着飞叫火箭,横着飞就变快递了,载荷也可以变成载核的。

  这些参展的鸥州和霓虹精密巨头们,他们的展品固然先进,但要么是大型系统集成,要么提供的陀螺仪精度距离阿斯唛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不知不觉,保罗走到了主通道的尽头。

  这里人流明显稀少了许多。

  他的目光被一个极其朴素的展位吸引——橙科微电机有限公司,展位号20。

  与周围光鲜亮丽的展台相比,这里简直像个临时摊位:简陋的喷绘背景布,几张铺着深绿色绒布的桌子。

  要是保罗不仔细看,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