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之前还跟陈默说,这口罩销量不算差,一个月怎么也能卖出去30多只。
对此,陈默实在没法评,只能心里默默叹口气,二姐这西南旗舰店运营的思路,真是和他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明明是我们橙子手机的西南旗舰总店,承担着西南宣发运营,物流中心的责任,但你不好好搞本职工作,全靠副业赚钱,是不是过分了!
而且,林小夏居然还认可了这种模式,发报告要求以后开发新市场都复制推广这一套。
有时候,陈默都觉得自己对二姐有偏见了,反正不管怎么着,橙子的西南旗舰总店还真不用总部操心,人家小日子过得很滋润,该搞的宣发运营和物流都没耽误。
陈默还能怎么说呢!
戴好口罩后,陈默才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推门下车,与许明远、刘继平、柳明侦等人一一打了招呼。
“许总,阵仗不用这么大!”陈默的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失真,但语气温和。
周围的工人和小贩更好奇了。
“这年轻人谁啊?这么大面子?”
“这你都不知道?”有消息灵通的工人立刻得意地小声科普:“那是橙子陈!橙子手机知道吧?远橙电池就是橙子手机的子公司!他是背后的大老板!”
接着,便是一番添油加醋、夹杂着个人想象的关于“去年橙子陈大战阿狸马、幻想刘”的“商界秘辛”、“江湖传说”。
最后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中,他抛出一句“爱信不信”,就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
“好了!不要在外面晒着了,大家进去吧!”陈默吩咐道。
一行人陪着陈默走进厂区。
机器低沉的轰鸣声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绝缘材料散发的气味,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许明远介绍道:“陈总,园区基建改造已经全部完成,现在正全力扩充产能和培训新工人!”
陈默点点头:“你第二季度的报告我看了,完成了15.1%的规划产能,日产151万支电芯,没错吧!”
这定制的口罩,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沉静而锐利的眼睛,这让一些首次见到大老板的远橙高管们,更添了几分拘谨和恭敬。
“是的,陈总!”许明远应道:“厂区按功能划分,产线也完成了升级改造。”
“哦?”陈默挑眉:“正好,带我参观一下。”
许明远立刻唤来早已准备好的园区内部游览车。
这是一辆只有顶棚的三排座电车。
“陈总,现在使用的园区虽然只占三分之一,但各功能区比较分散,面积很大,坐车参观效率高些!”许明远解释道。
“哈!”陈默笑了笑:“是我惯性思维了,想不到远橙真是一月一个样,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了!”
一行人上车,游览车安排如下:
第一排,司机主驾,小郑副驾。
第二排坐着周雨萌、刘继平、柳明侦。
最后一排,陈默和许明远背对着车后方坐着,手扶后栏杆,方便许明远指着具体的功能区给介绍。
电芯生产区,包括:物料注入产线、激光刻蚀型产线、气态锂电芯主产线。
“陈总,我们将老式一体化产线改造成了分段式产线!”
许明远指着庞大的设备群介绍。
“现在我们生产一代、二代、三代电芯,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不同的分段产线即可,无需再整体改造流水线,效率和灵活性大大提升!”
物料注入产线:两种。
固体注入(用于一、二代工艺)
汽化注入(用于三代工艺)
激光刻蚀型产线:三种。
MOF结构刻蚀(一代)
MOF-1组蜂巢结构刻蚀(二代)
MOF-8组蜂巢结构刻蚀(三代一级增压工艺)
陈默问:“三代二级增压不做吗?”
许明远本能的摇了摇头:“成本太高,市场接受度暂时不够,咱们暂时承受不了前期强推商业化量产的代价!”
“那现在量产的三代一级增压电芯,客户是谁啊?”陈默不由得问。
许明远分管的有自销渠道业务,直接回答。
“主要是大江。
他们的去年开发出‘青灵一代’个人云台无人机,由红山国际资本牵线,不仅搞定了部分零件的国际供应商,还走了北美平果店的渠道,月均出货12万台,均价2500美元左右。
现在用的就是我们的2000mAh,11V的远橙3.1.1气态锂电池。”
陈默心下恍然:难怪比前世贵500美刀,原来是电池升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