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名贴身保镖兼司机、3名商务随卫、3名信息安保人员,看似松散实则严密地护卫在三人周围,还有两个暗处的编外人员随时策应。
路人大多投来好奇的一瞥,但并未过多关注。
然而,一进入华北强市场的档口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许多与橙子公司有大量业务往来的档口老板们,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陈总!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啦!”
“赵总!还是这么忙啊!好些天不见了!”
“宫总!最近气色不错啊!”
问候声此起彼伏。
回到华北强的档口,三人仿佛“衣锦还乡”。
从小作坊起家,短短一年时间,橙子已成为国产手机“精品四小厂”的领头羊,这里的老板们都与有荣焉。
陈默微笑着颔首回应。
赵铁柱则瞬间恢复了市井本色,熟络地跟相熟的老板们插科打诨,说些无伤大雅的荤段子。
宫韵则安静地跟在两人身后,脸上带着温婉的笑容。
有来淘货的背包客和散客好奇地问档口老板:“这三位是谁啊?这么大阵仗?”
老板得意地介绍:“嘿!那可是橙子科技的三位老总!就从我们华北强一个小作坊起家的,才一年功夫,就做成大公司啦!”
“他们可是国产手机里的这个!”
他翘起大拇指,引得问话的年轻人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仿佛看到了创业成功的榜样。
虽然沿途热闹,但在12名安保人员默契的护卫下,三人还是有惊无险地来到了那家熟悉的“大草原风情”大排档。
这是当初陈默橙子梦开始的地方。
陈默让赵铁柱去点烤串。
赵铁柱笑嘻嘻地凑到老板跟前自吹自擂:“老板,你看我没吹牛吧?我们橙子在华北强,是不是这个?”,他偷偷比了个大拇指。
“我赵铁柱的名头,好不好使?”
老板指着墙上那张和赵铁柱的合影,哈哈大笑。
“赵总!您和陈总、宫总能来,是我这小店的福气!今天这顿必须我请!随便点!”
赵铁柱心满意足地嘿嘿一笑:“那感情好!”
他走回来,宫韵默默递过一个她用纸巾仔细擦过的塑料小凳。
三人就这样在马路牙子边的小桌旁坐下,陈默还特意让老板上了三支冰啤酒。
赵铁柱嚷嚷:“陈哥,就三支?这哪够劲啊!”
陈默笑道:“喝个意思就行了,我可不想扛你回去。”
宫韵看着陈默递过来的冰啤酒,莞尔一笑,接了过去,没有拒绝。
烤串滋滋冒油,啤酒杯壁挂着水珠。三人吃着、喝着,话题自然而然地回到了去年挤在那不足20平米的破旧小作坊里的时光。
“那时候橙子1突然爆单,产能死活跟不上!”陈默感慨。
“铁柱你天天在外面跑供应链,求爷爷告奶奶;
我泡在代工厂里盯着生产线;
宫姐你就守着小作坊,接订单、对账、打包发货
真是三个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
“哈哈!”赵铁柱大笑:“那时候每天收到订单定金的现金,塞满两个破保险箱,钱都是用皮筋捆着算的,感觉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陈默摇头笑道:“现在想想,那时候一天流水也就两百来万,真不知道当时在激动什么!”
宫韵和赵铁柱也各自说起当时的感受,无不感慨公司发展之快,远超当初他们最乐观的想象。
赵铁柱灌了口啤酒,语气带着点自嘲和坦诚。
“说真的陈哥,当初我就想着跟你搞个山寨机小作坊,我能管个小徒弟就美死了。
哪能想到是现在这么大一摊子事.我是真学不来,纯属赶鸭子上架,天天心里都没底难受!”
宫韵温和地鼓励他:“小赵,别妄自菲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慢慢学,总能跟上的!”
吃完烤串,三人又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那条熟悉的小巷,那个20平米的“橙兴之地”。
如今这里已是市场部华北强分销渠道外联员工的临时驻地,经过重新装修,早已面目全非。
唯一熟悉的,只有那张还在使用的长条桌。
陈默指着崭新的铝合金窗户笑道:“当初这窗户可是坏的,夏天只能开一半,闷得要死,幸好前面楼高,挡住了太阳。”
他又指着放打印机的地方:“还记得吗?这里原来摆着铁柱你修好的那台二手贴片机,一开工就咔哒咔哒响,跟要散架似的!”
最后,陈默走到那张唯一没换过的桌子前,手撑在桌面上,眼神复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