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201章 橙子3的技术方向(2/4)

>
  陈默环视众人。

  “大家集思广益,再想想,我们橙子3还需要一个独特的、能打的核心卖点是什么?”

  他心中清楚,屏幕、芯片、内存这三大件,以橙子系目前的研发积累,短期一年内难以突破量产,必须从其他方面寻找差异化优势。

  话音刚落,赵铁柱就忍不住开口了,脸色有些为难。

  “陈哥,海丝的贺总那边.提前跟我透过风,他们这个4G祁麟芯片流片出来的工程样片,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啊!”

  “哦?具体什么情况?”陈默挑眉。

  赵铁柱翻看笔记,详细的解释。

  “工艺制程是40nm。

  CPU是4核ARMCortex-A9架构,主频1.4GHz,基础多任务表现不错,计算性能是海丝的强项了。

  但GPU集成的是16核VivanteGC4000,图形性能大概就80FLOPS,贺总自己都说图像效果‘差强人意’。

  4G基带是八龙原型集成,支持Cat.4速率(下行150Mbps),但频段切换很不稳定,丢包率超过10%。

  内存是LPDDR2,存储接口是eMMC4.5。”

  “最关键的问题是功耗和发热,满载功耗超过5W,40nm工艺扛不住,芯片温度能飙到80°C以上!

  就算按我们需求做了降频处理,满载功耗依旧大于3.5W,芯片温度还是超60°C!

  另外GPU驱动优化不足,基带和处理器协同也还不成熟。”

  “贺总说了,这其实就是K3V2的4G版本,他们菊花手机自己已经弃用这个方案了。

  如果我们橙子愿意继续推进,他们愿意在初期(500万片以内)免授权费,超出部分还每片给我们补贴0.5-1.2元。”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这芯片问题听起来可不小,不然还用他们主动补贴成本,来刺激橙子提高单量!

  陈默沉吟片刻,分析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橙子3的定位依旧是下沉市场和差异化竞争,GPU性能暂时不是第一位的!”

  “至于网络切换问题,明年4G刚试运行,用户主力还是3G,影响可控,最大的难点就是这个功耗和发热,降频版还60°C,太夸张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抛出想法。

  “所以,我看做个内部冷却系统怎么样?”

  “我们做两手准备:一边让海丝继续优化专供我们的降频4G芯片,降低功耗;另一边,我们自己搞一套高效的内部冷却系统出来,把这个痛点变成我们的卖点!”

  内部冷却系统?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几位高管脸上都露出疑惑和不解。

  这玩意儿用户看不见摸不着,能当主打卖点?

  而且菊花自己都放弃的4G芯片,橙子还要硬上,是不是太冒险了?

  陈默看出了大家的疑虑,知道强压不行,必须统一思想:“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一厢情愿,或者说太冒险了?”

  没人直接回答,但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陈默继续解释,语气诚恳。

  “我知道这有风险!

  但大家想想,橙子3是明年国内首批试行的4G手机,我们必须用4G芯片。

  以幻想和高桶现在紧密的关系,我们橙子这种小厂,能轻易拿到高桶枭龙芯片的充足产能份额吗?

  就算下单,也是幻想、菊花、中星他们优先排产!”

  众人低头沉思。

  赵铁柱嘟囔了一句:“不是还有三晶的猎虎座4G芯片吗?”

  陈默笑了笑:“三晶自己也造手机,它的产能会优先满足自己,还是优先满足我们橙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明白了陈默的选择是无奈之举,也是战略之举,绑定海丝,共担风险,换取未来的供应链话语权和差异化可能。

  相比之下,雷布斯现在的正研发的小麦2,恐怕更头疼芯片供应。

  高桶在国内的头号合作伙伴是幻想,可不是小麦!

  小麦!现在顶多算是高桶的备胎!

  “菊花海丝的芯片,即使降频,计算性能底子也不弱的!”

  陈默给大家鼓劲。

  “我们主打手机冷却系统,再把玻璃盖板机身做得酷炫一点,让橙宝工作室专门适配优化几款流行的轻度联网游戏,顺势炒一下‘游戏手机’的概念,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子!”

  在场的高管们若有所思,似乎被这个“游戏手机”的细分概念说动了一些。

  这时,技术部的江屿皱着眉头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陈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