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203章 打入国际供应链(3/4)

 作为国际机床标准委员会ISO/TC39的专家委员,田中建一审核过这份机床的一些基础资料。

  “落后两代的五轴数控机床,我们霓虹基本都淘汰了!”

  他言语中带着技术领先者的优越感,称森晶机已开发出第五代机床。

  田中建一暗示,可以出口第四代产品给橙科,价格“仅需”4000万美刀,布置总成本约6000万美刀,远低于国内自研第三代的天价。

  周明哲内心吃了一惊,要知道沈机代工的这个京大“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是第三代五轴数控机床。

  目前一共制造了三台,一台在研发者京大手里,一台特批在橙科手里,还有一台.额.反正是保密的单位。

  反正京大自研的种花第一台,第三代五轴数控机床,因为量产条件不成熟,所以基础成本售价都大约6亿元/台,总体布置成本大约8亿元。

  要不是橙科给航天集团MYT-3.0高精度陀螺仪的技术转移授权费有10亿,还有阿斯唛高端订单的支持,他们都没钱和动力布置这么一个大型数控加工中心!

  现在的霓虹森晶机的第四代五轴数控机床的售价,居然只要6000万美刀就可以完全布置,约合4.2亿元,已经是很有优势了!

  周明哲内心震惊于对方的报价优势,但技术自主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尤其是核心加工数据绝不能外泄,他果断拒绝。

  当参观深入到橙科的高端产品区时,形势逆转。

  一行人离得观察窗老远,周明哲自豪地介绍起橙科的高端产品来。

  MYT-3.0陀螺仪:零偏0.00001°/h,集成蚂蚁群体校准算法。

  “第四代我们正在研发多陀螺阵列仿蚁群协作,目标是无GPS环境下厘米级定位!”

  森晶机团队闻言,脸上露出了叹为观止的神情。

  CK-PAS1.0对准系统:零位漂移率0.000018°/h。

  “我们已是阿斯唛EUV的对准子系统供应商,正在为其开发DUV适配版CK-PAS1.0D。”

  “同时,我们也有针对数控机床的CK-PAS1.0J方案正在开发,并获得了菊花IDME工业数控引擎的授权,正在开发自主工控软件!”

  听到橙科有成熟的机床对准方案,田中建一立刻眼前一亮,这正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

  为森晶机与德玛机合作研发的六轴数控机床,寻找顶尖的对准子系统。

  他立刻提出两种合作模式:技术入股或单纯供应商。

  周明哲汇报后,得到陈默指示:只做供应商,不技术入股。

  对于田中建一随后看中的、性能卓越的MYW-3.0“高速”微电机(扭矩密度35mN·m/g,响应0.1ms,能效92%)。

  周明哲同样表示:只提供成品电机,单价100万美刀/套,不参与森晶机提议主轴驱动子系统开发。

  主要是目前橙科除了个微电机,没有主轴驱动子系统所需的其他技术,而且团队的研发任务已经很多了。

  CK-PAS1.0D,DUV对准子系统。

  CK-PAS1.0J,机床对准子系统。

  这个两个系统都需要尽快搞出来,不然延期交货的罚金都够橙科喝一壶的了!

  这个CK-PAS1.0J机床对准子系统其实是橙科为京大机床准备的,不过森晶机看上了,也算是歪打正着,多赚一笔钱了。

  至于会不会削弱国内五轴数控机床的竞争力

  额.说实话,人家第五代五轴数控机床都用上IoT联网协作了

  相当于我们还在半自动,还需要人工编程作图的时候,人家已经联网下载方案,直接全自动了。

  要不是北美的《瓦那森协议》对国内高精机床进口管控,我们的国内的高精机床很难有市场竞争力。

  国内的高精制造,虽然有一些领域填补了空白,但还落后一到两代,还需要努力啊!

  最终,森晶机以400万美刀的价格预订了一套实验室初代的CK-PAS1.0J样品,带着对橙科技术实力的新认识,和一丝未能深度合作的遗憾离开。

  森晶机和德玛机很有变革意识,相信阿斯唛这种全球合作的发展模式,是科技技术瓶颈突破一种好方式。

  毕竟玩全产业链的北美、霓虹的半导体巨头,都失败了!

  反而是阿斯唛这种60%零件,来自于全球领先技术的专精厂商,反而能保持技术优势,被市场认可!

  从后世森晶机和德玛机联合效果来看,他们也最先开发出了六轴数控机床。

  随着到达科技的瓶颈,现代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全球的技术领域的整合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