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205章 橙子2Q(2/4)

夸张的42.3%份额,陈默倒没觉得羡慕。

  别看酷哌现在是国补吃得爽,可技术研发早就停滞了,线下渠道也快垮了,总销量在四大厂里垫底,全靠补贴撑着。

  国补一到账,橙子立刻有了动作。

  按照12.3%的份额,橙子能拿到17.835亿补贴,分三个月出货,再按橙子2的出厂价471.5元计算,继续维持约13%左右的利润。

  通过运营商定制机渠道,2011年第四季度,一下子就卖出了378万台橙子2。

  这378万台可不是小数目,几乎占了橙子2当前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之前橙子2的销量还略逊于小麦1,这下直接在十月份反超了,不仅稳住了“国产四小厂领头羊”的位置,甚至有了冲击大厂的底气。

  陈默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销售报表忍不住笑了。

  照这个势头,今年年终橙子的总销量大概率能迈过千万台大关,按照那些行业媒体的划分方式,橙子今年有望成为大厂里的“吊车尾”。

  你就别管这个销量是不是有国补助力,但至少橙子是有望挤进去的。

  要知道去年销量垫底的酷哌,总销量也才1200万台,橙子再加把劲,未必不能把它从“四大厂”的位置上拉下来。

  就算今年差一点,明年也肯定能追上。

  毕竟酷哌只顾着吃国补,不思进取,现在国内智能机新玩家越来越多,竞争这么激烈,不进则退。

  哪怕橙子后续出点小差错,等明年国补结束,小麦销量的强势冲击,酷哌也未必能坐稳现在的位置。

  一个冷知识,小麦真的是一家很像平果的公司,出场即巅峰,两年就把酷哌踹下来了。

  要不是有橙子这个bug的存在,小麦可能就是今年国内最让人惊艳的智能机厂商了!

  现在橙子2销售生命周期过半,突然注入了一记国补的强心针,378万台的销量分散到4个月,那就是每月增加94.5万台。

  本来橙子2已经进入销售中后期,公司都计划逐步减少产能了,可国补政策一落地,靠着运营商渠道的378万台订单,现有产能不仅不用缩减,还得全力维持才能跟上需求。

  这么一来,橙子2Q的开发就彻底腾不出人手了。

  这不能让负责橙子3研发的技术部团队一心二用,也不能耽误橙子2的现有生产,所以这事儿压根没法让橙子自己来搞。

  说起橙子2Q,其实还有段小插曲。

  原本陈默给“Q系列”的定位是“青春版”,主打能蹭一点研发点是一点。

  没成想网友脑洞大开,不知是谁先带的头,把“Q”解读成了“强化版”,其实网友会把“Q”往“强化版”上靠,也不是没缘由。

  之前橙子1Q就是主打平果OTG充电宝功能的强化版(平果伴侣),能给平果4手机应急补电,让大家形成了“Q=实用强化”的印象。

  这下到了橙子2,大家顺着这个思路一琢磨,自然就觉得橙子2Q该是按摩仪强化版了。

  既然1Q解决了续航痛点,那2Q针对打工人的肩颈疲劳做文章,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说白了,不管是带充电宝功能的橙子1Q,还是被网友催着要的按摩仪版橙子2Q,本质上都是陈默想顺着用户需求,做出来的“凑研发点”版本。

  这不是橙子公司凭空想出来的噱头,而是大家缺什么、盼什么,就推着产品往什么方向走。

  这反倒比刻意规划的产品,多了几分实用性质。

  当《质量观察》明贬暗褒的专门发了篇澄清文,详细解释了橙子2体感交互系统接连失效的真实原因

  这下网友更炸了,注意力全从“交互失效”转到了“强化版”的需求上,齐刷刷把火力对准了橙子官方。

  当时《质量观察》的文章发酵了小半个月,橙子这个互联网绝缘体的薇博超话,终于是起来了。

  评论区、话题区满屏都是@橙子科技公司的催更留言,热闹得像开线上派对。

  “@橙子公司别装死!

  刚看《质量观察》说了,交互失效是小问题,那你们藏的‘Q版强化’呢?带通话功能的按摩仪赶紧端出来!”

  这条留言十分钟就攒了两万多赞,下面全是:

  “附议!”

  “+10086!”

  还有网友晒出手绘的“橙子2Q构想图”,机身圆柱体面画满按摩触点,配文“就按这标准来,我先冲十台!”

  下面的网友@他:“捧油!你这个橙子2Q怎么有点不对劲呢!”

  紧接着,#橙子2Q再不发我就换手机了#,直接冲上热搜尾巴。

  不到两小时,“@橙子公司催更2Q按摩仪”就刷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