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210章 橙子系内部纷争(2/4)

仪!”

  叶兴弘开始汇报,语气自信而沉稳。

  他重点阐述了产品的核心创新:借助橙科陀螺仪实现摇晃切模式、翻转接电话等新颖体感交互。

  同时,通过4组不同方位的偏心马达,打造出层次丰富的按摩体验,还支持3档力度调节。

  叶兴弘极力强调,这些设计让产品与单一功能的按摩设备形成了鲜明差异。

  在严格控制在200元成本的前提下,橙家版本的橙子2Q做到了“智能体验”和“实用功能”的最大化结合。

  李巧丽适时补充了一些关于ID设计(外观设计)、材质选择和手感优化方面的细节,展示了数张不同角度的产品渲染图。

  陈默身体微微前倾,听得非常仔细,偶尔点点头。

  汇报结束,陈默笑着鼓了鼓掌。

  “很好!叶总,李总监,团队效率很高,这个方案我很满意,橙子2Q就按你们定的这个方向和配置来,尽快推进下一阶段的上市工作!”

  继而,陈默话锋一转。

  “既然橙子2Q的框架已经搭好,研发流程也跑顺了,那干脆把橙子1Q充电宝的产品线也接过来。

  以后充电宝就归入‘橙家智能’旗下,成为一个独立产品系列。

  这样一来,你们手里就有高速吹风机、按摩仪、充电宝三大系列,初步的产品矩阵就成型了,不至于哪天一个业务出问题,整个公司就直接陷入危机。”

  叶兴弘略作思考,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陈总,如果我们接手橙子1Q,后续产品的设计上.还需要保留那个2G通话功能吗?”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充电宝加通话,按摩仪加通话,陈总这个功能设计,实在有些另类了。

  陈默沉吟片刻。

  他当初加通话功能,主要是为了蹭系统认可的销量研发点。

  但随着未来更多“黑科技”配件的出现,用户自发开发的应用场景会远超想象。

  这时候再强行在所有产品上绑定基础通话功能,确实可能变得臃肿且成本不菲,用户也未必愿意买账!

  “这样!”陈默做出决断:“Q系列的一代产品,作为过渡和技术验证,保留2G通话模块,但从二代产品开始,你们可以考虑转向更通用的智能模块!”

  “智能模块?”叶兴弘和李巧丽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对!”

  陈默解释道:“比如橙子1Q充电宝二代,可以不用SIM卡,而是通过蓝牙或Wi-Fi模块与手机App连接。

  用更精准的NTC测温方案,监测电量和电芯健康度。

  用户在手机上的‘橙家App’里就能实时查看所有数据,甚至设置充电策略。”

  叶兴弘眼睛顿时一亮,猛地一拍手:“我明白了陈总!”

  “就像二代按摩仪,可以通过App选择更多定制化的按摩方案和力度组合,吹风机也可以在App里预设吹风模式和温度档位,实现更精细的控制!”

  陈默赞许地点点头,但随即摆手补充。

  “思路对了!

  但记住一点:不要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把所有操作都塞进App里。

  一些最常用、最基础的功能,比如开关、档位调节,必须保留直观的实体按键或操作方式。

  我们要做的是让用户更方便,而不是更麻烦。

  比如吹风机,可以在橙家App里保存几种常用的自定义模式,但切换模式和调节风温热量,机器本身也得有按钮能直接操作!”

  “明白!”叶兴弘立刻领会:“我们的目标是:实体操作保证基础体验便捷,App集成实现高级功能和生态联动,最终是让用户离不开我们的‘橙家App’和硬件生态。”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陈默对叶兴弘的悟性很满意。

  “我给你个建议,可以去查查当初发现‘用橙子1的OTG功能能给平果4充电’那个BUG的极客大神。

  还有开发出‘橙子按摩仪APP’和‘橙子水准仪APP’的那个团队。

  想办法把他们吸纳进橙家。

  以后密切关注每代橙子手机用户又开发出什么新奇玩法,他们的需求就是你们下一代‘Q系列’强化版产品最好的方向指南针。

  这样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产品,市场接受度也更高。”

  叶兴弘郑重点头:“明白了,陈总!这是借助用户智慧驱动创新!”

  陈默又将目光转向李巧丽:“李总监,橙子3的外观设计,定稿进行得怎么样了?”

  李巧丽立刻坐直身体,认真汇报:“按照您的要求,玻璃机身盖板的设计方向已经定了,几款草图方案都已完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