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31章 哼!算你厉害(1/2)

  在江教授看来,这么顶级的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材+神奇的催化剂硼类聚合物,制造出来的气态电池本身就应该是惊艳了。

  充电速度无与伦比,那也是应该的。

  这就好像,人家往瓶子里灌小石子、灌水、你直接灌空气,那你这充电速度能不快吗?

  但这气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甚至还不到市面上成熟的半液态锂电池的一半。

  一时半会,江教授还真想不通许明远不好好研究自己擅长的固态锂电池,去鼓捣出一个全新领域的气态锂电池做什么?

  难道就是单单为了这个首次发明气态锂电池的名头?

  “叮叮~叮叮叮~”

  这时候,江教授的私人手机响了,他才从那种沉浸在这份气态锂离子电池资料的状态里出来,发现办公室因为电陶炉空烧,都跳闸了。

  窗外的太阳也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江教授拿过手机一看来电显示,又是老林这个老家伙,不会又是来给自己炫耀自己学生的吧!

  他拉上办公室的电闸,而后打开办公室的灯,与老林“亲切”的交流起来。

  “嘿嘿!老林你别得意,你明天过来,我带你去见识见识我得意门生的新型电池.”

  江教授扬眉吐气了一番。

  “不是.什么改良工艺,什么钠离子晶界裂纹的应力扩散模型,那种小突破我都不稀罕跟你说,根本入不了眼.”

  “你不是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吗?你老小子今年要想多布置两大型储能站,加快国内新能源转化进程说不定还得求我呢!”

  江教授和老林也算是多年的“老对头”了。

  两人年龄相仿,又同在深城地界,都是国内电池领域的专家。

  江教授是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之一(非正式文件,之一可以省略)。

  磷酸铁锂制备工艺的开创者,BTD研究院首席科学顾问。

  老林则是深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锂电领域权威专家、国家储能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唯一)主任委员(非正式文件,唯一可以加上)。

  磷酸铁锂产业化的探索者,宁得那边的特聘科学顾问。

  一个是比较理想的国家科研技术人员,一个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型官僚,负责在政商之间协调学研产。

  两人早年就认识了,什么都要比一比,倒也不伤和气,就是男人之间口头那种算你厉害的小赌注。

  当然了,你非要说他们谁比较厉害,那就是关公战秦琼了,就比不了你知道吧!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两人在国内的能量都不小。

  他们从自身荣誉比了大半辈子,现在开始比自己的门生了。

  以往江教授由于手下的门生少,自然是比不过“桃李满天下”的林副院长的。

  不过现在嘛,一个许明远拿出来气态锂电池成果,就一个抵他一万个了。

  气态锂离子电池,那可是开宗立派的全新东西。

  这要是发布出来,多少理工科博士和硕士的SCI的方向,可又有着落了。

  哼!老林啊!你拿什么跟我比!

  大不了,算你厉害咯!

  老林不是个认死理的技术人员,要不他也坐不上着副院长的位置,干不了协调学研产这活。

  深夜的远途实验室里,一直走动为高压反应釜注入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加压的赵铁柱,白色的防护服下的T恤早已被汗水浸透。

  倒不是远途为了节省电费,没有开中央空调,而是防护服是设计就以防护为主,舒适性堪忧啊!

  倒是陈默坐在电脑显示器前,除了眼球布满血丝,倒是没怎么流汗。

  蓝色背景下运行波峰图,倒印在他的眼球上,投下运行跳动的曲线进程

  “噗嗤!”

  高压反应釜排气,又一次模拟已经完毕。

  赵铁柱第137次用特制的三通阀针筒取气,注入、按下高压反应釜的加压按钮

  以往精力旺盛的赵铁柱,只是呆呆的坐在小圆转椅上,盯着仪表盘上的数字发起了呆。

  “噗嗤~”

  又一次模拟已经完毕了。

  正在赵铁柱又要机械的重复,取气、注入、加压流程的时候,陈默突然直起腰,鼠标重重点击保存键。

  “成了!”

  经过一天加半夜的努力,陈默终于收集到了100组有效数据参数,点击自动演示,控制模型的3D效果图在他那台二手笔记本的屏幕上徐徐展开。

  赵铁柱凑过去时,鼻尖差点碰到显示器:“陈哥!这什么模型,怎么跟马蜂窝似的?”

  “这叫磁场约束点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