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83章 小人物陈默(1/2)

  第83章小人物-陈默

  宁得厂区,气态锂电池的试产线,热浪裹挟着机油味如滚烫的浪潮般扑面。

  陈默推开产线经理办公室的门,瞬间,一股带着打印机碳粉气息的清凉空调风迎面而来,将身后的热气与油味彻底隔绝在外。

  “陈总请坐!”

  陈默盯着办公室墙上“精益求精”的标语,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一只手扶着茶几边缘。

  “咕噜~”

  产线经理转动着保温杯,杯底枸杞随着他的摇晃动作沉浮。

  “陈总!新增产线这事,真不是我们要卡您脖子.”

  他抽出图纸,用笔在产线图上比划了两下。

  “气态锂电池产线仅有30%设备(如分切机、注入机、检测仪)可与液态产线通用,核心工艺设备70%需完全重建”

  产线经理吹了吹保温杯,小小的抿了一口。

  “除非您能保证接下来每个月都有300万块的订单,不然增加产线的成本谁来承担?”

  虽然林教授打过招呼了,但宁得这边是不可能亏本帮人代工的。

  “咕噜~这.”

  陈默喉结动了动,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最终只能干巴巴的笑了笑。

  “理解!理解”

  气氛一时之间,似乎有些僵持住了,陈默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对方增产。

  橙子科技的小作坊里,还压着15万台订单

  还等着电池开工的代工厂,都让陈默克服着自己异样情绪,不得不硬着头皮要再次开口。

  门外,这时候传来产线机械臂轻微的嗡鸣声。

  初来时,郑总那句非常“热情”让产线经理“全力配合”的话,还犹在陈默耳边回响。

  此刻却化作这产线经理镜片后的冷光。

  陈默理工男的性格非常直,之前当然不明白这种深层次的人情世故。

  现在他反应过来了,才明白郑总或许只是出于礼貌跟他这“小人物”客套一下而已。

  一个月几十万代工费的小订单而已,此时身家百亿的郑总肯百忙之中抽空见他,已经是给足了林主任面子了。

  毕竟在宁得此时的业务版图里,橙子科技这种卖爆一款智能机的小作坊一个月的收入,这连动力电池部门一天研发资金的零头都够不上。

  今天陈默亲自过来,郑总只是出于对林主任的尊重和对气态锂电池研发者的好奇,才亲自过来接待他。

  宁得对橙子科技无所求,所以这产线经理走正常代工流程就是了。

  郑总有自己的渠道知道,气态锂电池的核心催化剂已经被列为了A类管控物。

  上面面对宁得的采购权限申请,直接明确批复权限Ⅳ(禁止采购),气态锂电池这个垂直市场,已经是上面默许是橙子科技独家的东西了。

  这意味着气态锂电池这条路,短期内只让橙子科技一家走。

  除非有第二家电池公司,能绕开橙子科技的思路和专利,研发出另一种路线的气态锂电池。

  再有一个,宁得在自己的电子锂电池优势市场里也用不着对方技术。

  催化剂是能有效增加3倍液态锂电能量密度,但体积要变大9倍。

  这对于,对电池体积要求非常严格的电子产品来说,也没实用价值。

  所以在没有利益纠葛的前提下,郑总能帮陈默从无到有的试建一条产线代工,完全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多少还是看在对方老师,是自家技术顾问--林教授。

  技术顾问、林副院长的面子你可以不给,那你宁得新的液态锂电总要上市

  你就看看国家标准储能委员会,要不要更认真考察你的技术标准资质。

  今天陈默亲自过来,郑总百忙之中亲自“热情”的接待,又叮嘱产线经理“全力配合”他。

  这话!是郑总对产线经理说的。

  说白了就是:在你这个气态锂电池产线经理职责内,全力配合对方。

  对方能调动的资源,只限于这条气态锂池试产线。

  “陈总啊!这增产倒也不是没别的办法!”

  产线经理突然放下杯子,笔尖戳在排产表上。

  “要是把电池的误差率放宽到10%,我们能改成三班倒,三天一检修!”

  这种试产的新产线,由于工艺不稳定,所以这边是16小时两班倒,剩下的8小时检修校正,才能保证电池8%的误差率,出产的都算是精品。

  陈默本能的犹豫,这电池的质量要打折啊!

  如果有可能,他更希望自己的橙子1尽善尽美。

  产线经理见他没有立马答应,不由得微微一挑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