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第2321章 冰山一角(3/4)

,缓缓说道:“我们把补偿标准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还联系了文物局的人帮忙迁移家具,昨天已经签了两户。”

  “剩下那户呢?”

  沈青云抬起头,阳光刚好落在他眼里,亮得让人不敢直视。

  “是位姓苏的老先生,祖上是前清举人。”

  周光辉的声音放轻了些,无奈的说道:“他说宅子是祖产,给多少钱都不搬。我们打算下周请文保专家去看看,要是真有历史价值,就调整规划绕过去。”

  沈青云这才翻开文件夹,指尖划过棚户区改造的进度表。

  表格里的数字密密麻麻,其中回迁率被红笔圈了出来。

  “这个回迁率,水分多大?”

  沈青云淡淡地问道,语气里听不出情绪。

  周光辉的额头瞬间就渗出细汗,表情肉眼可见的紧张不已。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民情日记,翻开夹着书签的那页:“沈书记您看,这是我们工作组记录的。百分之九十二是实打实拍的,剩下百分之八要么选了货币补偿,要么搬到了郊区的安置点。”

  他指着其中一页说道:“比如光明里社区的这位老人,儿子在外地工作,她嫌回迁房楼层高,自己选了带小院的老年公寓。”

  沈青云微微点头,便继续看了起来,翻到污水处理厂的图纸,眉头皱了皱。

  设计图上的排污管道离护城河只有五十米,用虚线标着临时方案。

  “为什么用临时方案?”

  沈青云的指尖敲在图纸上,淡淡地说道:“当初评审时明确要求远离河道。”

  周光辉的脸有点发烫,他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份会议纪要,小心翼翼的说道:“书记,主要是资金出了点缺口,原定的管道价格涨了三成,财政暂时拨不下来……”

  “资金不够就换临时方案?”

  沈青云把图纸往他面前推了推,纸张摩擦声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沉声说道:“护城河是滨州的母亲河,去年花了两个亿治污才见点成效,现在要在河边埋临时管道?”

  周光辉的手指绞在一起,声音低了下去:“是我考虑不周。已经让设计院重新出方案了,资金方面……我们打算从其他项目匀一点,再申请省里的专项补助。”

  他抬头的时候,眼里带着点恳切,对沈青云说道:“最多耽误半个月,绝不影响整体工期。”

  沈青云没说话,翻开下一份文件。

  那是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报告,里面提到要在主要路口装智能监控,还计划引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

  “这套系统,性价比做过评估吗?”

  他指着报价单,直接说道:“我记得邻市用的同款,比我们预算低百分之二十。”

  周光辉连忙解释:“我们加了两个模块,一个是老城区的窄巷识别,一个是学校周边的行人预警……”

  他拿出对比表,对沈青云说道:“这两个功能,可以减少百分之三十的交通事故,尤其对放学的孩子来说更安全。”

  沈青云的目光在学校周边几个字上停了停,语气缓和了些:“安全是第一位的,但预算也要控制。让采购中心再跟厂商谈谈,把质保期从三年延到五年,对冲溢价部分。”

  “好的。”

  周光辉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透着松快。

  “还有件事想请示您,开发区的产业园区配套道路,要不要提前修?现在的路只能走小型货车,以后引进大型企业就不够用了。”

  他看着沈青云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事情,可以跟省里请示,请求他们的协助。”

  沈青云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塔吊林立的开发区。

  阳光把那些钢铁骨架照得发亮,像一群沉默的巨人。

  “提前修,但要分阶段。”

  他转过身,看着周光辉说道:“先修主干道,预留出辅道的位置。等企业落地了再根据需求扩建,免得造成浪费。”

  顿了顿。

  他补充道:“修好了之后必须要保证质量,不要今天修完明天修的。”

  “这个您放心。”

  周光辉把这话记在扉页上,那里已经写满了沈青云之前的指示。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是什么,其实一直以来城建这一块之所以是贪腐的重灾区,就因为很多地方的城建部门,每年都维护城区的那些公路,结果每年都修的一塌糊涂,第二年不得不继续花钱修。

  政府的财政拨款,有不少都浪费在这个上面。

  “对了沈书记。”

  周光辉突然想起件事,小心的看向沈青云,对他说道:“下个月省里要评文明城市,我们打算把老城区的背街小巷整治一下,您看……”

  “要整治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