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64章 闭门谢客

  哪知道惊喜来大太快,2万斤红薯在手,这可是能解决大问题的,街道的主任特意过来表示感谢。

  北海幼儿园属于什刹海街道,孙志伟热情的接待了什刹海街道的杨主任。

  县官不如现管,他们单位虽然直属于上级,不归地方管辖,但是搞好地方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小事情,直接通过街道就解决了,不必惊动上级,这多好呢。

  杨主任跟孙园长进行了热切友好的交流,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同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展开长期的互帮互助工作。

  国庆过后,京城周边开始秋收,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比去年增产10%。

  幼儿园的12亩城墙种植基地,这次收获了1100斤萝卜,1200斤蔬菜、1600斤小麦和1万2千斤红薯。

  孙志伟让食堂做了一顿用新麦子面大馒头,让大家尝尝鲜,其他的暂时都存在仓库里,等有需要了再做分派。

  他知道街道那边还是缺粮,但粮食这东西哪里都缺,他们也不是不能解决,只是要多费些时间,多浪费点口水。

  上杆子不是买卖,他要是太过主动,别人还以为他们这里有多财大气粗呢,要是给人留下这种印象,那可不是个好事情。

  时间来到年底,街道那边接待了几十波客人,又来找孙志伟借了几次粮。

  第二次来他给的是5000斤红薯,第三次是400斤大米,第四次是300斤小麦。

  红薯是粗粮,给的多些也不怕;大米是细粮,但是多是南方人吃,接待客人刚刚好,但他估计也进不了客人的嘴巴;小麦是北方的主粮,这就表明,孙志伟是拿出自己的口粮了。

  孙志伟看似什么都没说,但是又什么都说了,杨主任能当上街道主任也不是傻瓜,哪里会看不出来呢。

  街道的杨主任每次都亲自过来感谢,他也是每次都热情接待。

  之后,街道在对门的位置就设置了一个巡逻点,民兵每日都要在门口来回巡逻几次。

  幼儿园门口的街面卫生总是最早打扫干净的,孙志伟也交待了大门的警卫,让他们定时给巡逻队和清洁队提供毛巾热水。

  互相帮助嘛,这是他跟杨主任说好的,大家有来有往,相处才能长久,杨主任和孙园长深得交友之道。

  1月份开始,报纸上的报道开始逐渐激烈起来,气氛逐渐凝固,来京的朋友们开始变少了。

  过年的时候,干妈家跟孙志伟家是一起过的新年。

  只是这个年过的也不太安稳,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齐聚文津街的小院,才过了个安静的新年。

  春季到来后,上级发布了三支两军的通知,街面上的军人开始多了起来,治安也开始好转。

  同时街道的接待工作也正式结束了,杨主任算是卸下了一份重担。每个月都要到处凑粮食,他也是心力交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e.de。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bqg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