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庶女怎么破局

第113章新铺开张(1/3)



  ◎他们那天于傍晚时分进的京,◎

  他们那天于傍晚时分进的京,  第二日一早齐钧就入宫面圣,原原本本的把事情原委叙说了个明白。

  此中的凶险还有徐家姐妹临危的应急能力,把顺和帝心中贬到谷底的徐中丞的治家能力拉升了回来,  当即大手一挥,

  “既是你夫人想开个粮铺,  这些粮食就都拉回去卖吧。”

  这粮既是镇远侯夫人花钱买的,断没有当贼赃入国库的道理,且此番断了北方部族从大周运粮的航线,当得大功一件。

  “谢陛下,  ”

  镇远侯忙躬身道,

  “此番北方部族没有筹到粮,微臣担心他们会在入冬之前突破边关入境抢粮。”

  “朕正有此虑,  ”

  顺和帝抬眼看着墙上的边疆地图,忧心忡忡道,

  “往年他们入冬后都会攻打边关劫掠粮草,  今年看他们这些动作,  怕是夏日的干旱比朕所知更为严重。”

  ‘不是更为严重,而是他们想借此能调动所有部族力量的机会挥军南下,’

  齐钧心里想着,梦里他们重兵南下肯定是筹到了足够的粮草,京城的粮食是走黄河,而南方的粮食则是走运河,

  “微臣听那水匪所供,河北东路有几处是他们的粮仓,他们把粮食汇集在此处粮仓,  再有北方来的商队慢慢往回带…”

  朝廷虽对粮食宽进严出,  但并不是绝不出,  每支商队会有允许携带的口粮,再加上边关不是一马平川,总有小道可循。

  顺和帝听闻北方部族一直如硕鼠一般藏在大周境内偷偷往自己部族搬运粮草,不用想也知道是有内神通外鬼,禁不住龙颜大怒,

  “一群吃里扒外的腌臜货!宣漕运总督即日进宫见驾!”



    

  圣上下了口谕,脸上还是余怒未消,他委实不敢相信漕运竟出如此大的漏洞?

  作为深受其害的镇远侯自不是以德报怨之人,当下又趁机道,

  “说到漕运,微臣此次南下感触良多,”

  说着他取出一本厚厚的奏本呈到了御案前,

  “这是微臣的一些心得和建议,请圣上御览…”

  镇远侯的奏本详细阐述了眼下漕运的优势和弊端,这些顺和帝都是匆匆略过,直到后面的建议,他才慢慢沉下心看了下去,半晌后,他合上了折子若有所思,

  “爱卿所言有理,开源节流,不止民间小家适用,用于国家同样适用,”

  顺和帝刚才心里的郁气一扫而空,朝着镇远侯露出一抹赞许的微笑,

  “太祖的本意是让各地赋税收集中央能更快更便捷,现如今每年增加的巨额成本已经让朕有些骑虎难下,你这卖船给百姓再雇佣他们运粮的建议委实不错,可朕有顾虑,爱卿可知漕帮现有民众多少人吗?”

  顺和帝一双龙目紧盯着镇远侯,作为帝王,多疑是刻在他骨子里的,镇远侯夫人和漕帮来往甚密他如何会不知?此次他们南下买粮,几万石的粮食如此快速就筹买到,漕帮已成大势。

  “回圣上,微臣估算过靠漕帮吃饭的几万人是有的,”

  光明磊落的镇远侯坦然道,

  “可是据臣所知现在每年朝廷征收赋税时征调的船只可不全是漕帮的…”

  这些年国泰民安,百姓人口每年都在增加,相应的开垦的荒地也增多,缴纳的赋税也每年在攀升,而本朝开国以来就定了全国粮税尽收中央,靠朝廷的船只自是不够运的。



    

  “就比如京城开的粮食铺,大大小小几十家是有的,粮价波动时由官府开仓平粮价…同理…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哈哈哈…”

  顺和帝开怀大笑,

  “好一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他来到镇远侯身边拍拍他的肩膀,

  “你的这些建议不错,朕作为大周的一国之主,确实要好好思量如何开源节流。”

  民为国之根本,徭役和赋税减轻,则民顺天下平,反之民不聊生则国也不太平,真正掌握大周财富的不是这些靠天吃饭的庄户们,顺和帝的目光透过厚厚的宫门城墙…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何能让那些朱门家里藏在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银子流通起来呢?

  …

  “皇上,贤妃娘娘得了一好玩的物件想请皇上去赏玩一番…”

  琼华宫里的大太监在殿门外禀道。

  “摆驾琼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