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种则他自己四处找好的药种。要肥——金银滩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都无施肥之说,种的是懒庄稼,轮作,刀耕火种,也没见过绿叶蔬菜,他便带着派来的人一起积堆肥、拾牲畜肥。
他种了党参、杜仲、黄芪、板蓝根等。党参出苗了,牵蔓了,铃铛样的小花开花了。条播的板蓝根长得快,满眼葱绿,转眼就收获大青叶了。连长势缓慢的杜仲经过砧接,也枝挺叶茂,精神抖擞,看着看着要成材了……
有心栽花花早谢,无心插柳柳成荫。韩方药圃生机勃勃的时光很短暂,却结下了意外之果,它的生命力折射在这意外之果上,绵延十年几十年,将至百千年而不衰。药圃如一枚魔术礼花,放射炸开而变成了许多菜园,这里没有绿叶菜要说吃菜的话就是圆根(类似萝卜)这个独门冲,及亦菜亦粮的洋芋和芋头。但农民其实是在别处见过蔬菜和菜园的,惰性延续、无人领军始终还是过这无菜的日子。大家看见药圃里沟畦齐整,竹架成行,绿叶大张大张,紫花黄花嫩嫩生生,藤蔓牵延如龙摆尾,很容易就联想到了蔬菜,一家两家开头,瞬然间家家都爆发出了种菜的热情,菜园遍地开花。知青也来凑这热闹,尤其是已经结婚安家的知青,成了金银滩种菜的先锋队。种菜离不开肥料,此之前白田玉的荞麦增产实验,他的专业队民开始堆肥、积肥,还购买化肥。现在菜园招手之下,人们开始提撮箕执竹耙儿拾起肥来了。一开始是拾人屙的野屎,后来随着粮食过关,又有蔬菜,大家开始养羊养鹅了,粪便也就多样化。几早几晚、几月一年、两年三年过去,这里碧绿的菜畦菜叶上爬着肥茁茁的青菜虫,架上的丝瓜黄瓜花上飞舞起蝴蝶来了。光阴似箭,这里也有“肥猪儿”了,肥猪儿是有的地方农民对南瓜冬瓜的玩笑称呼,因为大如枕头和竹篮,可以当顿。还有各种豆——豇豆、刀豆、四季豆,既是菜,也可以当顿,可以和在荞麦饭里,半碗就堆成一碗了。南瓜藤牵在屋顶上,给木板屋加了个隔热层,等到藤枯叶萎瓜黄,看见大小几个十几个肥猪儿爬在屋顶上,口内津液都是甜的,还感到从此不会饿肚皮了。“大哥大肚皮,二哥两头骑,三哥戴铁帽,四哥一身干疙闹,五哥巾巾吊吊。”金银滩小学的知青女老师把外面的蔬菜谜语拿来考这里的学生了。
韩方种的药除了自己制成药,还拿到城里去换西药。码头还有的是空房,稍事修葺,就成了制药坊。他带人去县城药厂学到了基本的制药技术,因陋就简,丸、散、膏、片都做。先用福尔马林熏蒸,进行空气消毒。药面用碾子碾之后再用筛子筛,做成了山楂丸、保和丸、当归丸、黄连上清丸、六味地黄丸,后来才有了粉碎机。药片用像冲子一样的压片模具,用榔头砸,砸一下一片药。后来才搞到了压片机,做成了这样片那样片。医疗站还生产出了生理盐水、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
而从长远角度看这些都叫不务正业。或将县志留芳的是他将金银滩以西六个生产队办成了合作医疗,为每人一年自愿交一元,看病就只收5分钱挂号费,自制药品一律不收钱,购入药品也只收一定比例。于是金银滩对面七个生产队的社员也要来交这一元,在此局面下那边诊所倒成了他的“医疗分站”,诊所三个医生坦然面对,因为并不影响他们的铁饭碗,由于外地来的病号增多,他们收入还增加不少。极盛时码头其余的空屋全都用来给自带卧具的外地病号打地铺睡。
这期间,星星月亮也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vesh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ve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