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短命皇帝后

第51章 趁火打劫(1/3)



袁崇越说越顺利,神台清明一片,完全理清思绪。

“疏堵并举,挽河东向,使复故道。”

袁崇最后如此总结。

黄河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河道几经变化,形成如今的局势。

既然一条河道无法解决问题,依靠人力疏通也不显示,不妨利用好旧有河道。

分泽高涨的洪水,减缓现有河道压力,届时再堵塞住白茅堤和金堤,重新决口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如此济宁府的压力骤减。

“古河道废弃多年,但分泽一部分洪水绰绰有余。”姜师傅肯定了袁崇的想法。

何钦也点头,“袁大人此法可行。”

比单纯堵和疏都要高明,但还有一些细枝末节需要完善。

“袁大人可想清楚黄河主河道定为哪个?”

何钦抬头问,“旧河道废弃多年,做河道免不了疏通,以谁为主。”

“旧河道为次。”袁崇说道,“现在的河道虽然抬高,但沉积泥沙松软,后续好清理。”

说到底,袁崇和姜师傅的想法相似。

不想放弃现在的河道。

古人言,“顺其自然。”

上天选择黄河改道,自是有道理所在。

千百年的地势变化,旧河道比不得现在的优越。

袁崇选择分泽,也不是为了改道。

“我明白了。”何钦绕有所思。

钟离微只看过一些水利书籍,自认纸上谈兵,虽然能听懂,但也没插嘴。

见专业的三人达成统一,钟离微也没放松。

拿出方案才只是第一步。

“旧河道在东平府,诸位大人要怎么安排?”钟离微问道。

虽然大头放在济宁府,但东平府不去人显然是不行的。

时间紧急,兵分两路势在必行。

姜师傅请缨道,“老夫去吧,他们两个年轻的留在一起。”

旧河道的修整是个仔细活儿。

虽说只是缓兵之计,修不好也白搭。

袁崇和何钦毕竟没有经验。

没有经验,是坏事,也是好事。

好坏都在不受经验拘束,济宁府有钟相坐镇,搞不出什么大乱子。

“你们两个年轻,脑子活,想想怎么清理主河道。”姜师傅怕两人误会解释道,“旧河道老夫有经验。”

正事商讨完,袁崇没忘记钟离熙,“此次还要多谢钟小姐提醒。”

否则,他没准还要苦恼几日。

钟离熙含笑,谦虚地说道,“当不得谢,大人不嫌我胡言乱语便好。”

袁崇一愣,诚恳道,“钟小姐自谦,若是对水利感兴趣,这里有几本书,可以赠与小姐。”

钟离熙有些犹豫,“这太贵重了。”

书籍本就不便宜,何况袁崇拿出的这些书并不常见。

钟家起家虽晚,但钟离微是最传统的文人,喜好文雅,经过十余年的收集,家中藏书很是可观。

钟离熙沿袭了父亲的爱好,家中的藏书看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就包括地理水利书籍。

袁崇拿出的这些书她没看过,确实很诱人。

但这也意味着,没准是家族传承的孤本。

“钟小姐不喜欢?”袁崇劝道,“这些书我读完受益匪浅,小姐于水利一道有天分,改日一同交流。”

钟离熙:……更诱人了。

但更是证明了这些书的贵重,无亲无故,如何能够接受。

就在钟离熙忍痛拒绝的时候,何钦看不下去了。

“钟小姐收下吧,这是圣上交给科院的书籍,不妨碍的。”何钦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眼袁崇,多大的人了,献殷勤都不会。

袁崇无辜回望,一脸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