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科院的书籍?”钟相忍不住出声,“圣上允许外传。”
“为什么不让,钟相喜欢可以去看。”袁崇很疑惑。
圣上将书交给他的时候,还嘱咐让大家多看看。
何钦扶额,描补道,“袁大人的意思是圣上慷慨,准许此利民之书流传,开民智。”
如此一说,钟离熙果真不再拒绝,只道,“多谢袁大人顾念。”
袁崇不以为意,“没事,钟小姐要能有新想法也是帮我等大忙了。”
何钦:……难怪袁大人平日不好言辞。
说了还不如不说。
天色已晚,钟相和钟离熙离开,明日还要赶路。
姜师傅观察到何钦和袁崇的眼神官司,涌出一丝笑意。
真是年轻人。
“你们聊,老夫也去休息了。”
临走姜师傅拍拍袁崇,莫名其妙说道,“你也老大不小了。”
何钦煞有其事地点头,“袁大人要是喜欢就主动点。”
袁崇:“你在说什么?”
但显然两人都没有回答他的意思。
汴梁,太清殿。
太监宫女如出一辙垂头盯着金殿的砖石,不敢发出声响。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叶敛幽幽说道。
大周黄河洪水肆虐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北燕和西秦,汴梁城中的使臣果然不是白留的。
两国想要趁火打劫的面目真是毫不遮掩。
子夜瞅了瞅密折上的内容,北燕还真是迫不及待。
自己国内都没理顺,又敢威胁大周要出兵。
“宿主别生气,你去给他灭了。”子夜摩拳擦掌。
叶敛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子夜摁下去,沉声道,“宣陈国公和怀安侯。”
他就不相信北燕真愿意冲在前面让西秦捡便宜。
不就是威胁,他记住了。
等他腾出手……
子夜:宿主可是最记仇了。
汴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是大周的龙兴之地。
但汴梁也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莫过于离边境远。
若是边关没有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居,远这个缺点还能容忍。
偏偏戎狄不安分,时不时骚扰一番。
这不眼见大周忙于洪水,北燕又开始小规模的试探。
西秦虽然上表愿意和大周站在一起,言语间却威胁索要火器的配方,言外之意是大周不给,西秦就叛变了。
“可恶,”陈国公恨恨道,“西秦丞相和北燕智者都不是什么好鸟!”
“陛下万不可答应,两国忌惮火器才不敢放肆。”怀安侯皱眉道。
叶敛毫不客气道,“放心朕没这么蠢。”
两国打的什么主意叶敛再清楚不过,他可不是先帝。
火器要是交出去,大周才真是大祸临头。
叶敛再次有了迁都的念头。
事实上,在幽州收复后,叶敛就有这个念头。
汴梁的位置于军事而言,是不及格的,幽州以南,一片坦途,没有丝毫阻碍。
边关一旦战败,戎狄骑兵转瞬便威胁汴梁。
这也是先帝为何要迁都临安。
临安偏居南方,是更烂的选择。
叶敛选择的地方是幽州泾城。
北地戎狄虎视眈眈,边境要少不了驻守的军队。
偏偏先祖建朝时,吸取前朝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不敢让地方的军队数量超过中央,甚至每年固定从厢军中抽调精锐补充禁军,为的就是削弱地方军权,中央集权。
边关需要将士抵御戎狄,禁军要守卫汴梁皇城,后者在大周前几代皇帝看来显然比前者重要。
造成的恶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