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太累,需要人手足够多,而且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光一个卫生部门,三天两头上门检查食品安全问题,都能让人头秃,太费神了。
这一项可以直接推翻了。
怎么才能做一门能靠别人为自己赚钱的生意呢
徐清颜正思索着,徐清志已经洗完锅碗,进屋了。
"清颜,收拾一下,我们进城吧!"
"三哥,你先进来坐,我们合计一下。"
徐清志坐定,看着眼前的妹妹,他感觉妹妹好像和从前有些不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他说不出来。
"三哥,你这几年都干过哪些生意啊”
徐清志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我啊,干过的是真多。卖菜、卖磁带、卖衣服,干过的太多,我都不想提。"
"三哥,没事的,我是这么想的啊。"
徐清颜把自己设想的几个方案都说了出来。
第一是做餐饮,在歌舞厅旁边租房,卖串串和烧烤,还可以带外卖。
第二是做装修,雇几个会干木工和泥瓦工的工人,再请一个设计师,组建装修队。
第三是做服装生意,先自己做自己卖,然后一面雇人做,甚至开服装厂招揽生意,一面进时新款式的衣服开店卖。
"其实,能干的挺多的。但都需要资金扶持,以我们目前的情况,只能先做这三样。"
徐清颜还没说完,已经看到徐清志张着嘴吃惊的表情。
"清颜啊,你竟然有这么多想法啊!特别是这个歌舞厅旁边卖烧烤,还有什么外卖,我怎么都没听过啊”
徐清颜知道,三十年前的徐清志肯定没听过串串、烧烤还有外卖这些新鲜名词,这么说出来,确实吓着他了。
"三哥,你想啊,歌舞厅现在正时兴,能到歌舞厅跳舞的,大多手里都是有些闲钱的。他们跳完舞,不都要吃宵夜吗"
"三哥,宵夜生意是好,只是太累人,人少了也干不起来。我主要想说第三个,就算本钱少,也能做起来的,而且不用太受累。"
"那你有什么打算三哥听你的。"
听了徐清颜一番话,徐清志此时对徐清颜都有点崇拜了。
"三哥,你现在身上有多少钱啊”
徐清志嘿嘿一笑:“咋要查我的小金库啊”
“不是的三哥,我是想着我们要找赚钱的法子,身上没本钱可咋行”
徐清志故作神秘地说:“放心吧!三哥这里还是有些碎银子的。"
“好,那我们今天就先去城里转转看,找找商机!”
具体做什么,徐清颜打算从城里回来再说。
和沈秀梅打过招呼后,兄妹俩又骑上自行车往城里走。
的应理县,以鼓楼为中心,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两条环城路。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这个边缘小县城也焕发了生机。
县城里建有两个大市场,鼓楼东街大概两公里处,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主要以本地农产品批发零售为主。
另一处是鼓楼南街的日用小商品市场,这个市场有三层。
一层是开放式的,以裁缝摊位、各种小吃摊和零售粮油店为主。
二层是衣料布匹零售,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大多买衣料找裁缝做衣服穿,外面的走廊两边,主要经营针头线脑、纽扣发卡之类丰富多样的日用百货。
三层则是零售各种成品衣服的摊位,衣服大多都是很便宜的那种,有人嫌买来布料再找裁缝做,又麻烦又花钱多,还不如直接买来就能穿划算,这也是刚时兴起来的生意。
徐清颜今天来,就是要看看布料市场,顺便看一下城里的服装店铺的分布。
徐清志锁好了车,两人先到县城最大的百货大楼和人民商场逛了一圈。
百货大楼的一楼是各种电器产品,二楼是黄金首饰,三楼是服装零售。
徐清颜仔细观察服装款式,又详细询问了下价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